中國現存的古建筑因發展規劃正在消失
中國建筑,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的成就。保護古建筑,一直都是文化界人士的心聲。
前段時間,北京梁思成、林徽故居被“維修性拆除”余聲未了,又有微博稱“蔣介石行營拆了”,一張施工照片與文字同時發布。據相關媒體報道,“行營”已成施工現場,兩樓一底的舊址古建筑屋頂已經完全被拆掉,僅剩磚木殘體。當地稱,地塊已規劃為教育用地,目前正在進行“保護性拆除”。
先人留下了魅力獨具的歷史文脈,不僅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更是先人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
歷史建筑看似平靜,實則體現出一座城市在汲取、傳承與包容歷史文化的智慧與氣度。
歷史遺跡不是一個可隨意打扮的小姑娘,她是有體溫與靈魂的,她懼怕權力機構在利益驅使下失去理性,開著機聲隆隆的挖掘機,傲慢地去任意拆除,去任性復原,去隨意嫁接。
文物保護是有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只是,重慶這一“抗戰遺址”的被拆,與保護并未搭上一絲關系。
還記得蘆山縣太平鎮的長壽橋,因為年代久遠,壽終正寢。雖然也是“保護性拆除”,然后重建,但也給當地文化人士留下了不小的遺憾。
當然,也并非完全不需要諸如“維修性拆除”和“保護性拆除”的情況。比如,古建筑因年老失修,朽得不能立足了,這樣的拆除就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若盡可能地利用原有材料和相同材料恢復原貌,這樣的動作也是值得支持的,具有現代優雅并散發出古文明氣息的城市,需要這種從制度層面傳導而出的保護古文化的意識。
而記者在我市七縣一區的采訪,也常常為一些被破壞的古建筑材料而惋惜,也為一些部門和相關人士為保護古建筑所做的努力而由衷的敬佩。
放眼全球,倫敦的城市規模比我國的上海還小,但它受保護的歷史建筑有1萬處;整個英格蘭有60萬處;而日本竟然多達100萬處。
據媒體報道,成都將分批次對署襪街的郵電大樓、邱家祠堂等承載著“成都記憶”的歷史建筑進行“掛牌保護”,凡是納入保護的歷史建筑不能隨意拆除。成都將嚴控對歷史建筑的拆除,將歷史建筑保護審查列入政府征收、房地產開發、單位自行改造工程的審查范圍。
在此情況下,成都的這一舉動便尤顯珍貴。
如若一個城市標記被拆除,那么,就不由得讓人憂慮,我們如何去找尋我們的“城市記憶”?
我們欣喜地看到,市委、市政府也發布我市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相關實施辦法。
作為文化底蘊深厚的千年古城雅安,有著為數眾多的文化遺跡,各縣區也保留著為數眾多的古老建筑。一些古建筑已經被列為市縣或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更有藏于深山的不為人知的古建筑,正慢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