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中宇,亚洲无码在线激情四射,成人国产精品66亚洲无码精品观看http://www.ztwifi.cn/古建筑設計公司-仿古建筑設計公司-古建工程施工古建筑維修中的腳手架搭設技術http://www.ztwifi.cn/233.html<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古建筑維修中的腳手架搭設技術" title="古建筑維修中的腳手架搭設技術"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5080309358490.jp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古建筑維修中的腳手架搭設技術" title="古建筑維修中的腳手架搭設技術"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6050368056193.jp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古建筑維修中的腳手架搭設技術" title="古建筑維修中的腳手架搭設技術"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4072884093345.jpg"/></p><p>當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方面對文物<a href="http://www.ztwifi.cn/xiushan/" target="_self">古建筑修繕</a>保護工作越來越重視,從我們這些年來在古建筑維修方面的<a href="http://www.ztwifi.cn" target="_self">施工</a>經驗來看,由于這些建筑在結構和造型上有其不同的特點,所以在各分部分項的施工過程中要與工民建傳統施工方法區別對待,尤其是維修工程中的關鍵步驟—腳手架的搭設,更應該結合工程的具體情況予以具體分析。 <br/>  一、工程概況 <br/>  杭州市重點文保單位--六和塔維修工程,塔身平面呈八角形,共13層,頂層檐口標高約60.5M,建筑面積5662.74M2,工程由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總投資約200萬元。 <br/>  根據我們當時的現場測繪情況來看,塔體內部結構基本完好,部分構件需要進行加固,屋面分部的木基層、檁條和椽子霉爛現象比較嚴重,需進行大面積更換,筒瓦損壞不多,可局部調換。 <br/>  二、腳手架施工方案 <br/>  確定了修繕內容以后,緊接著就要搭設內外腳手架,考慮到塔體的高度和安全性,設計院要求我們出具合理可靠的架體施工專項方案。由于六和塔各層向塔身內側“收分”,底層檐口與頂層檐口的距離約為7.05M,此類工程不同于新建項目可以在外側墻體上留置腳手眼,承受上部架體的荷載,何況塔體原有構件已經局部老化,可能無法承受額外的作用力。經工程技術及設計人員共同商討,根據現場客觀情況、勞動力配備、鋼管材料配備情況以及以往經驗進行測算,并會同設計部門多次對方案進行分析和會審,最終制定出一套比較完善的施工組織設計,分別從技術和管理角度保證了施工的安全可靠,以下就從這二個方面分別進行闡述: <br/> ?。ㄒ唬┗舅悸罚捍钤O腳手架時主要考慮的是它的承重能力和自身穩定性,根據本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統籌考慮,要適合各工種的操作特點,盡量避免過多的拆改和上下左右的續接等。 <br/> ?。ǘ┘夹g措施 <br/>  1、荷載計算 <br/>  經計算,當h&gt;2/3 H時(h為架體高,H為塔身頂層檐高) <br/>  (1)探海(懸挑)部分腳手架上的均布活荷載不得超過100kg/M2,且只允許在兩步腳手架上同時堆載; <br/> ?。?)主腳手架上的均布活荷載不得大于150kg/M2,只允許在兩步腳手架上同時堆載,且不允許與探海架同時堆載; <br/>  當1/3 H   (1)探海(懸挑)部分腳手架上的均布活荷載不得超過100kg/M2,且只允許在三步腳手架上同時堆載; <br/>  (2)主腳手架上的均布活荷載不得大于150kg/M2,只允許在三步腳手架上同時堆載,且不允許與探海架同時堆載; <br/>  當h&lt;1/3 H時,在上述條件下,堆載可以相應增加50kg/M2。 <br/>  2、平面布置 <br/>  沿塔身周圍布置,并隨層高的升高逐漸往內收,到5層檐口處往內收2排架子,到9層檐口處往內收1排,立桿橫向間距為1.2M,縱向間距為1.1M。 <br/>  3、架體構成 <br/>  整個外架由保護架、主架和探海(懸挑)三部分組成,在5、9、13層分別設置塔內桁架式支撐,在3、7、11層分別設置雙管支撐。 <br/>  4、架體基礎 <br/>  立桿基礎為600×600×300C20混凝土墊塊,頂面與地面平,單立桿墊塊上設200×200×10的底座鋼板,雙立桿墊塊上設250×200×10的底座鋼板,鋼板上預留鋼管孔。 <br/>  5、架體布置 <br/> ?。?)立桿要求--主體架子均采用雙立桿,橫向間距2M,主體里排架子的立桿要求距離檐口滴水不大于500,桿件接頭應盡量減少,桿長以6.5M左右為宜,且接頭相鄰間距應互相錯開。 <br/>   (2)橫桿要求--橫桿步距以1.8M為宜,在排步距時應滿足工種修理的方便,從檐頭往下排,比檐頭低200-500MM為宜,大橫桿不準對接,應采用搭接,長度不小于400,用2只扣件鎖緊。 <br/>  (3)剪刀撐—在腳手架每面外側兩端轉角處及升降機兩側每隔9M水平距離,自上而下連續搭設,盡量位于孔格的對角線上。 <br/> ?。?)打戧--一般情況采用四六戧(高6M拉下腳4M),個別情況也可以用二五戧(高6M拉下腳3M)或三七戧(高7M拉下腳3M),塔身每面設“十字剪刀戧”,每隔二根立桿拉一組,一般為縱向在架子通道下邊打戧,戧桿斜度一般按二五拉,三七拉也可以,各層戧應互相對應(對著下層進深戧打),同時,在架子的橫向應打八字撐,保持四方斜角。 <br/> ?。?)挑木--2M排距的雙排架子一般用排木2根,間距不得大于0.8M,各外伸點必須設置“提斤”、“進深戧”(底層)。 <br/> ?。?)底層腳手架長期處于承重狀態,將增加金屬的疲勞度致使安全系數降低,考慮到架子的穩固性,設5排底層立桿,其中雙立桿4排。 <br/> ?。?)2層-6層均從底層4排立桿往上搭,其中雙立桿為最里排(即靠檐口一排)。 <br/> ?。?)7層-10層均從底層2排立桿往上搭。 <br/> ?。?)11層-13層均從底層1排(即雙立桿排)往上搭。 <br/>  6、特殊情況的處理及技術要求 <br/>  由于六和塔為多層重檐,并逐層向里退步,所以必須進行特殊處理,關鍵在于縱向如何打戧,由于外拋戧無法著地,即采用座車戧的架子搭設方法。 <br/>  由于主體架子的里排隨塔身逐層“收分”而逐層加大與檐口的距離,從而影響維修操作的進行,座車戧就是根據這些特殊要求而確定的架子搭設方法,即頭層檐向里退一步排架,在主體架子的二層檐步范圍內按一般規范要求搭設二層檐架子,并在縱向的架子下邊打十字剪刀撐戧,為了解決架體向塔身傾伏的問題,需把縱向的戧綁在具有一定重量的臺式架(簡稱座車)上,連在主體架子的外部,使主體架子的重心外移,以保證主體架子在有外挑架子的情況下能夠穩定不倒。座車架子、主體架子應同步搭設,立桿和橫桿都要和主體架子相對保持一致,連成整體并同步上搭,進深方向的十字剪刀撐應上下對應。 <br/>  (三)管理措施 <br/>  1、腳手架的搭設應沿塔整周搭設,確保整體穩定性。 <br/>  2、定期對腳手架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應立即采取相應措施,并限期糾正。 <br/>  3、施工中應做到“工完場清”,及時將建筑垃圾清理干凈,以減輕腳手架的荷載。 <br/>  4、為了防止在外界條件的作用下的傾伏,架子從第三步起應綁扎護欄2道,并張掛安全網,做好接地裝置與鋼管腳手架的連接,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歐姆,以免遭受雷擊,同時做好施工期間游客的安全防護工作。 <br/>  三、結語 <br/>  六和塔維修工程歷時近一年圓滿結束,我們認為合理科學地搭設腳手架為工程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與同類工程相比既節約了成本,又縮短了工期,也突破了腳手架承重系統在我公司古建筑維修項目中高度和荷載方面的記錄,為以后類似工程的施工積累了一定的經驗。</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古建筑維修中的腳手架搭設技術" title="古建筑維修中的腳手架搭設技術"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98765.jp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古建筑維修中的腳手架搭設技術" title="古建筑維修中的腳手架搭設技術"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907211563673185454416.jp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古建筑維修中的腳手架搭設技術" title="古建筑維修中的腳手架搭設技術"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6022454003517.jpg"/></p>Fri, 20 Sep 2024 17:43:29 +0800中國四合院設計五大要素和設計風格http://www.ztwifi.cn/581.html<p>中國的四合院、圍墻、影壁等,顯示出某種內向、封閉甚至“一勞永逸”的茍安思想傾向,乃至有人認為:“封閉的庭院象征著我們封閉的社會”、“中國是一個‘秦磚漢瓦’的圍墻的世界”<br/>保守<br/>中國人營造的園林或偏愛的自然勝景等,一般都清高隱逸,或避世脫俗,反映了長期生活在農業社會的中國人,對自然環境的悠遠情誼和守土重農的田園意識。在建筑<a href="http://www.ztwifi.cn/siheyuan/" target="_self"><strong>四合院設計</strong></a>整體布局、空間設置、功能劃分等方面,則比較注重別人與自我的“安其居,互不相犯”的內在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中國人傾于保守、防范、協和相安的心理需要,也似乎與“外求自保,內得心安”的品性修養之取向同出一轍<br/>群體<br/>中國建筑尤其是院落式建筑注重群體組合,“院”一般是組合體的基本單位,這是中國文化傳統中較為強調群體而抑制甚至扼制個性發展的反映,或與之有很大的關系。比如,一望無際的大大小小、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從地面上層層展開,在時間中呈現她的音韻,每一片青一色的灰色屋頂下,安住著一個溫暖的家。若在雨中觀景,一派“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叢樹萬人家”的意境更顯得格外幽遠與深長,耐人尋味。<br/>靜態<br/>中國園林里的水池、河渠等,一般都呈現某種婉約、纖麗之態,微波弱瀾之勢。其布局較為注重虛、實結合,情致較為強調動、靜分離且靜多而動少。這種構思和格局較為適于塑造寬松與疏朗、寧靜與幽雅的環境空間,有利于凸現清逸與自然、變換與協調、寄情于景的人文氣質,表達“情與景會,意與象通”的意境。宛如中國的山水畫,一般都留有些許的“空白”,以所謂的“知白守黑”達到出韻味、顯靈氣、現意蘊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br/>含蓄<br/>中國較為強調曲線與含蓄美,即“寓言假物,不取直白”。園林的布局、立意、選景等,皆強調虛實結合,文質相輔?;蜃非笞匀磺橹拢蜱娗樘飯@山水,或曲意寄情托志。工于“借景”以達到含蓄、奧妙,姿態橫生;巧用“曲線”以使自然、環境、園林在個性與整體上互為協調、適寧和恬、相得益彰而宛若天開?!扒捎谝蚪?,精在體宜”的手法,近似于中國古典詩詞的“比興”或“隱秀”,重詞外之情、言外之意??此坡唤浶?、行云流水,實則裁奪奇崛、縝密圓融而意蘊深遠。<br/>承襲<br/>中國對形式美和工程技術的把握常憑直覺與經驗,較為注重技能的掌握和技巧的運用。在建筑理論、建筑知識的教習上,一般采取師徒承襲或者口傳心授的方式。在建筑技能或營造技法的傳遞線路上,以師徒相授或父子相傳為主,若無后繼或后學,則往往人亡而藝絕。在建筑技能、技法的運用上,一般沿襲多于創新。在建筑式樣的選擇上,也往往是模仿大于超越。在建筑理論上,注重對建筑材料、施工技術和管理心得的記述,缺乏詳盡的總結梳理和理論建樹。<br/>&nbsp;中國<a href="http://www.ztwifi.cn" target="_self"><strong>古代建筑</strong></a>,常常有精美的木雕,所謂雕梁畫棟、曲欄朱檻指的也就是這個。山西、安徽、江南水鄉和閩粵地區建筑上的木雕都是非常有名的。浙江紹興、東陽一帶的木工當年名揚天下;山西豪門富甲一方,其建筑奢華如非親眼目睹都無法相信;徽州“三雕”(石雕、磚雕和木雕)之一的木雕既莊重又活潑;而閩粵地區的木雕施彩濃重,又別有一種風情。</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四合院設計五大要素和設計風格" title="中國四合院設計五大要素和設計風格"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4101668910769.jp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四合院設計五大要素和設計風格" title="中國四合院設計五大要素和設計風格"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4072647949629.jpg"/></p><p>&nbsp;&nbsp; 中國古代建筑以梁柱木結構為主,墻一般不承重,所以廊柱內柱與柱之間一般安裝格門或格扇代替墻面,多為六扇或八扇,既通風、采光、裝飾,又與外界隔斷。古代建筑物較高,所以格扇造型也窄而高,細長高挑,如苗條淑女,故人們形象地稱格扇中間的條環板為腰板,束腰以下為裙板,頗為擬人化。上部的格心有直欞和菱花兩種,紋飾有正方、斜方格眼、萬字流水紋、品字回紋、蜂窩紋、球路紋等,有的開光雕人物、花卉。玲瓏剔透,繁而有序;腰板和裙板多以浮雕裝飾,或雕刻人物故事,如三國故事、大船稱象等,或山水、花卉、動物,如八駿八鹿、博古圖等,人物或須發畢現,具體而微,或廝殺混戰,生感動人,或醉酒賦詩,佯狂顛倒,均表現得淋漓盡致;花卉紋花瓣翻卷有致,花葉抑揚紛披,自然生動。<br/>&nbsp;&nbsp; 中國古典家具與建筑的關系十分密切。一方面,建筑的尺寸一般以家具的尺寸為依據,‘室中度以幾,堂上度以筵.......涂(途)度以軌’。另一方面,家具的造型、結構受到建筑的影響,如果建筑是表,家具就是里,這種表里關系體現在造型和結構上一脈相承,如童柱、角替、須彌座即是家具中的矮老、站牙、束腰,在造型語言和裝飾手法上都達到了表里和諧,里外呼應。</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四合院設計五大要素和設計風格" title="中國四合院設計五大要素和設計風格"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6022561023765.jpg"/></p><p>&nbsp;&nbsp; 中國古代不同地區的建筑有著不同的風格,門窗的式樣也情趣大異。比如僑鄉福建和廣東一帶,人們喜好在建筑上大施彩繪,所以閩粵地區出產的門窗常見到有大漆繪就并加以純金涂飾的。相反的,色調以青灰為主的江南水鄉,人們的審美觀念中也以清新淡雅為美,因此門窗也少有彩繪,而往往以木本色示人。工藝方面中國南北地區也有差異。像浙江一帶雕工發達,而浙江產的門窗上無論浮雕還是透雕,質量都是首屈一指的。清代歷史上有浙江木工向山西遷徙的記載,所以在一些山西門窗上也能看到南方的秀麗風格。另外,江浙地區特別是蘇州的工匠,其技巧的精致綺麗也是格外有名的。為克服木材的應力而創造發明的攢插工藝,不僅使幾何紋樣的門窗展現驚人的細膩風范,也使花節這一原本只是門窗構件的小小物事變得多姿多彩。在中國的北方,人們更多的還是用了穿插的工藝,不僅省工省料,而且舒展大方。</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四合院設計五大要素和設計風格" title="中國四合院設計五大要素和設計風格"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5.jp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四合院設計五大要素和設計風格" title="中國四合院設計五大要素和設計風格"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5063081126385.jpg"/></p><p>&nbsp;&nbsp; 在當今鋼筋混凝土時代,我們已難以見到這樣的建筑藝術品,在這些寶貴的藝術瀕臨消失的時候,我們多方搜集并展出了中國古代不同地區有代表性的木雕門窗及其建筑陳設。在這里您即能感受中華民族古代精美的建筑藝術,又能領略各地不同的風土人情和歷史風貌。<span id="_baidu_bookmark_start_8" style="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span></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四合院設計五大要素和設計風格" title="中國四合院設計五大要素和設計風格"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93336.jpg"/></p>Fri, 20 Sep 2024 17:43:01 +0800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制度的儒文化元素http://www.ztwifi.cn/731.html<p><img alt="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制度的儒文化元素" title="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制度的儒文化元素"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upload/2016/2/2016022802786501.jp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制度的儒文化元素" title="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制度的儒文化元素"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5.jpg"/></p><p>儒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a href="http://www.ztwifi.cn" target="_self"><strong>古建筑</strong></a>營造制度產生重大影響,在中國古建筑等級制度、建筑美學設計制度、建筑營造制度的慣性思維、建筑營造技術傳授方式等方面有著十分鮮明的體現。當前我國建筑營造中存在形式主義、“千城一面”、缺乏特色和精品意識等問題。在這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中國古建筑營造制度中的儒文化元素及其體現能夠為我們提供相應的啟示借鑒。</p><p><br/>&nbsp;&nbsp;&nbsp; 中國古建筑扎根于深厚傳統文化和高超建筑技術之上,可謂博大精深,其獨特的打動人心的魅力在世界建筑史上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筑是凝固的歷史”,從某種程度上來看,中國古建筑就是中國凝聚的歷史典籍。中國古建筑集中了傳統政治、經濟、文化、哲學、倫理觀念等觀念,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反映建筑技術的同時,實際上是更大程度地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因而,建筑是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是文化深層內核的集中再現,建筑記錄了文化和歷史發展的進程,文化成為建筑的靈魂。儒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古建筑營造制度產生重大影響,且對當前我國建筑營造的發展具有重大啟示。</p><p>&nbsp;&nbsp;&nbsp; 儒文化深刻影響中國古建筑的發展演變</p><p>&nbsp;&nbsp;&nbsp; 孔子創立儒學以來,儒學在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上一直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歷經漢學、宋明理學以及清代的經學等許多歷史階段的源流變遷之后,基于儒學文化逐步形成了一股較為寬闊宏大的文化潮流,儒學文化有力地對中華民族文化心理以及民族性格的塑造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給包括建筑文化在內的傳統文化藝術產生了深刻、持久的影響。</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制度的儒文化元素" title="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制度的儒文化元素"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6022561023765.jpg"/></p><p>&nbsp;&nbsp;&nbsp; “仁”、“禮”、“天人合一”和“中庸”,通常被認為是儒家思想的內核。這些儒家思想在我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對傳統古代建筑風格特色的形成、建筑營造制度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關于“仁”,按照孔子的解釋就是“愛人”,也就是以友愛的狀態親近他人和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以較強的情感投入到萬物之中。當然,孔子倡導的“仁”主要還是要求親近基于血緣關系的親人,認為人們的“仁”首先應該是愛自己的親人即“事親”,而這僅為“仁”的最初范圍??鬃诱J為人們的“仁”不能僅僅局限在“事親”的范圍,而是應該推而廣之,將“仁”的范圍從親人擴大到包括上至君主、下至黎民百姓的全體社會成員。按照儒學的觀點,此種“仁”的主觀情感狀態,還要將其外化,也就是將“仁”體現在人們的行為規范之中,而最為重要的規范就是封建宗法制度,中國古建筑營造制度實際上非常顯著地體現了封建宗法制度,這正體現了儒文化對建筑營造制度的深刻影響。儒家自始至終認為,要通過“仁”促使人們的外在行為規范發生改變,逐步轉變為人們的內在的道德自覺,人之所以需要“仁”的道德自覺,這又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哲學觀、世界觀。在“天人合一”觀念影響下,儒家認為人類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只有和自然界保持和諧、統一,才能更好地維系良好的社會秩序。儒家倡導的“仁”,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同時也強調人與自熱、人與萬物之間的和諧,“仁”是事關世界萬物的儒學哲學觀念的核心要義。而在人倫秩序中,儒家強調“禮”,“禮”也是“仁”的內心外化的必然要求、外在表現?!抖Y記》中就說得很明白:“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①在儒家看來,“禮”是一種人倫秩序和統治秩序,且整體的秩序高于個體的秩序、局部的秩序,要將整體秩序作為最高的價值取向,要求每個個體均在自己的人倫范圍內安分守己,個體是被整體所包圍了的,個體的利益并非不重要,但是個體的利益要服從整體的利益。在內與外、天與人的關系中,儒家強調“中庸”?!爸小币簿褪且獙仍诘摹叭省焙屯庠诘摹岸Y”中和貫通起來,將天道和人道貫通起來。</p><p>&nbsp;&nbsp;&nbsp; 儒家學說對中國古建筑營造制度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中國古建筑的發展演變就是按照儒家學說要求逐步演變發展的。上古時期并無固定的建筑制度,并未形成任何與建筑有關的典章制度。孔子結合周禮并對周禮進行創新發展,創立了儒家學說思想體系,自此之后的中國建筑逐步有了典章,人們建造建筑物通常按照典章來進行?!吨芏Y》作為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在其《考工記》中便記載了和都城、壇廟、宮室、民居、市場等建筑有關的內容?!犊脊び洝分姓f:“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②,這些提法實際上均是將儒家思想貫穿運用于建筑之中,已經比較接近于建筑營造制度。儒學在春秋戰國時期僅僅為“百家”之一,并不居于主導和核心地位,因而儒家所提出的建筑營造并未在該時期被完整地推行,不同列國乃至相同列國不同地區的建筑制度千差萬別。</p><p>&nbsp;&nbsp;&nbsp; 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建立封建集權帝國之后,極力排斥儒學,其“焚書坑儒”之后使儒學元氣大傷,但秦朝作為我國第一個封建帝國所確立的統一度量衡卻成為今后形成建筑體系制度的重要基礎。到了西漢時期,漢武帝“獨尊儒術”后,儒學成為在整個統治階層具有主導地位的文化思想,該時期的中國建筑營造制度中儒學開始以強大的力量發揮了影響力。</p><p>&nbsp;&nbsp;&nbsp; 漢武帝時期,中國建筑制度、建筑技術中均按照儒學的要求進行了改進和整合,逐步形成了對后世產生巨大影響的“官式建筑”的初步建筑樣式。當時興建的未央宮、建章宮、長安城、上林苑等聞名遐邇,均屬于符合儒學規范的“官式建筑”,對中國古代建筑營造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許多建筑紛紛模仿上述名建筑而興建。戰亂頻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各種學說紛紛盛行其道,儒學的大一統地位逐步喪失,最終導致了儒學、道學、佛學三家學說之間相互交融、各分秋色,這就為隋代、唐代時期儒家思想文化的更進一步創新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制度的儒文化元素" title="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制度的儒文化元素"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907211563673185543863.jpg"/></p><p>&nbsp;&nbsp;&nbsp; 隋唐時期尤其是唐代,隨著國家的統一和強盛,儒學作為居于統治地位的重要學說,對唐代的建筑營造制度的影響更為顯著,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建筑制度進行了改進與整合,儒學思想深刻地影響到了當時的宮殿、寺觀、壇廟、園林、陵寢和民居等多個方面的建筑。該時期中原地帶的木結構建筑在魏晉時期的基礎上實現了創新發展,已經逐步實現了標準化、定型化,建筑營造制度更加成熟完善。</p><p>&nbsp;&nbsp;&nbsp; 北宋時期出現了周敦頤、張載、邵雍以及二程(程頤、程顥)等著名的儒學大師,使儒學更加深刻地影響整個社會制度,儒家思想更加有力地注入到中國人的生活之中,受此影響,當時建筑營造制度也被納入到了“律”、“令”、“格”、“式”等典章制度中進行規定,賦予了建筑營造制度法律上的地位,建筑體系逐步趨于成熟。元朝雖然屬于少數民族政權,但是其在前朝的基礎上進一步復興了周朝王城制度,儒學依然對元朝時期的建筑營造制度有著統治性影響。明清時期,我國經學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受到封建統治者的曲解和異化之后,入學在社會政治舞臺上的地位已經無法和前代相比,但是儒學對建筑營造制度的影響已經被固定下來,明清時期的宮城建筑、都城各類建筑營造制度均體現出對周制的演繹特點,明清時期建筑具有完整的三朝五門制度,都城和宮城的中軸線幾乎是重合的。</p><p>&nbsp;&nbsp;&nbsp; 中國古建筑營造制度中的儒文化元素</p><p>&nbsp;&nbsp;&nbsp; 建筑等級制度中的儒文化元素。按照儒學觀點,構建尊卑有序、層次分明的等級制度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等級制度是人倫之本,是立國興邦的基礎,是不可動搖的宇宙法則。儒學所強調的上下有別、尊卑有序思想,對中國古代建筑營造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些思想成為構建古代建筑營造制度必須遵循的法則。中國古代建筑營造制度中的儒文化元素,首先就體現在中國古代建筑十分顯著的等級制度之中,通過建筑上的等級制度體現尊卑上下,因而,中國古代兩千多年封建社會中的建筑制度有著十分嚴密的等級,各類各式建筑的色彩、形制、開間、脊飾等均有著明確而嚴格的規范,任何建筑均不得擅自違制僭越,否則還可能受到法律的懲戒。我國古代建筑營造制度,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其建筑制度中森嚴的等級制度幾乎涵蓋了建筑制度的所有層面,牽涉面極廣。據《考工記》記載,城制分為天子都城、諸侯國都、宗室和卿大夫城邑,分別為城的三個等級,按照等級的不同其有著不同的建筑標準。《禮記·王制》記載:“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祭于寢”,這是對宗廟建筑等級的規定?!睹鲿洹芬幎ǎ骸耙黄?、二品、廳堂五間九架,門屋三間五架;六品至九品,廳堂三間七架,正門一間三架?!?由此可見,在單體建筑之中,等級制度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在間架、屋頂、臺基以及構架的做法上均十分顯著地體現出來。</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制度的儒文化元素" title="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制度的儒文化元素"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907071562499242119878.jpg"/></p><p>&nbsp;&nbsp;&nbsp; 建筑美學設計制度中的儒文化元素?!敖ㄖ悄痰臍v史”,建筑物具有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屬性,任何一個時期的人們均會按照其審美的要求去進行建筑設計,從而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建筑美術設計制度。儒家倫理道德思想和哲學思想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人們,儒學思想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建筑審美觀念。因而,在中國古建筑營造制度的美學設計之中,同樣深受儒家文化的深刻影響,中國古代建筑美學設計制度具有顯著的“序”的觀念、“正”的觀念、“和”的觀念,這些觀念正是儒學文化元素在建筑美學設計制度中的具體體現。關于“序”的觀念,按照儒家所設想的社會模式,是上下、尊卑、貴賤分明卻能夠和諧相處的階級社會,有著十分森嚴的等級觀念,因而儒家思想影響下的建筑師也通過森嚴的等級觀念對建筑之美進行塑造,建筑美術設計制度體現出顯著的秩序感。比如,紫禁城就是在“序”的觀念主導下進行美學設計的,通過空間、裝飾、比例尺度等,以襯托、對比等手法使整個紫禁城秩序井然、主次分明。關于“正”的觀念,要求建筑美學設計講求方正,避免出現彎曲的圖像設計,形成莊嚴的布局,比如山東曲阜文廟就是如此,體現了儒家“正”的觀念。關于“和”的觀念,要求建筑美學設計之中注重各部分之間的“和諧”、“協調”,要求建筑群各部分之間通過合理的比例、尺度和裝飾設計保持“協調”。</p><p>&nbsp;&nbsp;&nbsp; 建筑營造制度慣性思維中的儒文化元素。慣性思維是儒家文化中體現出來的重要思維,是儒家思考社會人生的哲學理念在思維方式上的體現,慣性思維同樣對中國古建筑營造制度產生深刻影響。儒家對治國理政相關問題進行探討之時注重強調“堯舜之治”、“先秦之治”,對任何事物進行論述之時必須引用“孔孟”賢圣的語言。儒家倡導對舊有的典章制度、禮儀制度應該闡述和效法、遵循,不能對古人定下的規矩進行改變,不能自行創造,而是要遵循好古老的傳統。甚至到后來發展成為“先朝制度不可廢”、“祖宗成法不可改”,強調從古人那里去尋找繼續前行的道路,要求一切事物均按照古人的做法予以延續,反對改變古人的做法。儒家的這些慣性思維,理所當然地體現到建筑營造制度之中。在封建社會的歷史長河之中,人們營造房屋必須按照儒家學說的規范,按照既定的等級制度和營造法式進行“套用”。人們在設計建筑營造形式之時均“仿古制”,隨著歷史腳步的前進而按照“復古更化”的方式實現“變”,而此種“復古更化”的變化方式不得超越前人的基本建筑營造制度,只能是在承繼前人的基礎上實現一些局部的而且是較為細微的變化。正因受儒家文化元素影響下的建筑營造制度慣性思維的主導,中國古建筑營造制度長期保持穩妥的發展變化,未出現建筑營造制度上的大起大落,建筑營造制度演進的進程較為緩慢。</p><p>&nbsp;&nbsp;&nbsp; 建筑營造技術傳授方式中的儒文化元素。儒家文化講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逐步在全社會形成“學而優則仕”的普遍觀念,許多人將自己的目光聚焦于“為政”、“出仕”上,掌握文化知識的人逐步和工匠群體相互分離,因而包括建筑營造在內的各方面技術通常局限于特定范圍內薪火相傳,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傳承。當然,文人群體和工匠技術相互分離雖然是我國封建社會時期長期形成的普遍現象,但依然有不少文人士大夫和官方關心關注建筑營造制度的發展進步。比如,宋代李誡編著的《營造法式》系我國古代首部建筑技術專著,該書由官方編寫修撰而成,其目的在于適應國家理財需要,卻成為我國古代建筑史上的不朽之作。明代末期著名造園設計家所撰寫的《園冶》,系中國首部園林藝術理論專著,同時也是一部不朽的造園技術專著,論述了別墅、宅園營建的基本理論、具體的技術手法,集中反映了中國古代造園的成就。《營造法式》、《園冶》雖然分別系官方和文人士大夫編著的建筑營造專著,其目的也是在于真實記錄和闡述儒家思想主導下營造法式制度,目的并非在于促進營造技術的創新。我國封建社會歷史長河中的建筑營造技術傳授傳承方式,主要還是通過家族傳授和師傅帶徒弟的途徑傳授的,總體風格自始至終保持儒家風范,雖然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有所發展進步,但只能是在原有基礎上做出局部性、漸進性、細微性的提升和改進。</p><p>&nbsp;&nbsp;&nbsp; 中國古建筑營造制度中的儒文化元素對現代建筑的啟示</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制度的儒文化元素" title="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制度的儒文化元素"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789567.jpg"/></p><p>&nbsp;&nbsp;&nbsp; 當前我國建筑營造制度中暴露出許多問題。首先,目前建筑領域的形式主義較為明顯,存在相互攀比乃至嘩眾取寵、過于追求奢華等現象。其次,在城市建筑中存在“千城一面”的現象,不少城市的地域性特征逐步弱化,城市的特色在逐步消失。部分城市高樓林立,成為“水泥森林”,而建筑規劃設計卻雜亂無章,讓居住于城市中的人感覺窒息,城市建筑缺乏審美性。再次,我國新近建筑的民族風格難以彰顯,相反地,西方國家民眾對物質文明高度崇拜的心理狀態卻在中國當今建筑營造中體現出來,在盲目崇拜下促使“歐陸風”盛行其道。最后,建筑營造設計缺乏精品意識,體現出一股浮躁之風氣。</p><p>&nbsp;&nbsp;&nbsp; 解決上述問題,中國古建筑營造制度中的儒文化元素相關問題能夠為我們提供相應的啟示借鑒。中國古建筑營造制度中的儒文化元素,尤其是建筑美學設計制度和建筑等級制度,對促進古代建筑營造制度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中國古代建筑營造制度別具特色,在世界建筑史上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為世界建筑營造制度的發展做出了獨特貢獻。這給我們的啟示是,對于建筑的發展而言,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尋找到一條民族化的正確道路,從而使其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形式,在現代化的建筑上體現出中國民族建筑藝術的精華,這才是現代建筑應該努力的方向。中國古建筑營造制度中體現出來的慣性思維、傳授方式,雖然促進了古代建筑營造制度的穩妥進步,避免封建社會各朝代之間的建筑營造制度風格迥異,避免不同朝代之間的營造制度大起大落,自然有利于繼承前人的經驗為后代所用。但是,由于儒家文化影響下的建筑營造制度過于強調“效法古人”,因而導致了創新性不足的嚴重弊病,這也是儒家文化元素影響中國古建筑營造制度被人們廣為詬病之處。這就啟示我們,要將創新作為建筑這種審美載體的生命所在,決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前人或者外國的建筑營造制度,我們借鑒、學習前人或者外國建筑經驗,其目的也是在于在現有基礎上緊密結合時代的發展和本國本地的具體實際情況實現新的創新創造。<span style="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id="_baidu_bookmark_start_7">?</span></p>Fri, 20 Sep 2024 17:41:52 +0800藏傳佛教寺院設計規劃特征分析http://www.ztwifi.cn/273.html<p>藏傳佛教的<a href="http://www.ztwifi.cn" target="_self">寺院設計</a>布局,除了具有前述藏地建筑的特色外,更有以下幾點特征:</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藏傳佛教寺院設計規劃特征分析" title="藏傳佛教寺院設計規劃特征分析"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13234.jpg"/></p><p>&nbsp;&nbsp;&nbsp; 1. 金頂:金頂是藏地<a href="http://www.ztwifi.cn" target="_self">寺院建筑</a>主要殿堂的標志,它采取梁架式結構,檐四周飾有斗拱,內部立柱支承長額,其上構成梁架,用橫梁柱托檁,構成金頂的坡度。</p><p>&nbsp;&nbsp;&nbsp; 2 .門窗:藏族民居的門窗多為長方形,較內地門窗用材小,窗上設小窗戶為可開啟部分,這種方法能適應藏族地區高寒氣候特點,可以防風沙。藏族人民有以黑色為尊貴的習俗,所以門窗靠外墻處都涂成梯形上小下大黑框,突出墻面??季康淖≌退略撼T谕辽蠐郊雍跓煛⑶逵秃退钟偷饶ス?,使門窗框增加光澤。門窗上的端檐口,有多層小椽逐層挑出,承托小檐口,上為石板或阿噶土面層,有防水及保護墻面、遮陽的作用,也有很好的裝飾效果,在西藏的城市住宅和寺院大門經常成為裝飾重點,門框刻有細致的邊連續三角形幾何圖案或卷草、彩繪等。</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藏傳佛教寺院設計規劃特征分析" title="藏傳佛教寺院設計規劃特征分析"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4101673117769.jp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藏傳佛教寺院設計規劃特征分析" title="藏傳佛教寺院設計規劃特征分析"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upload/2016/10/201610151476522723655158.jpg"/></p><p>&nbsp;&nbsp;&nbsp; 3 .梁柱:梁柱是藏式建筑中室內裝飾的重要部位。柱為木柱,一般無柱礎,呈正方形、圓形、八角形以及 “ 亞 ” 字形。 寺院和居民中經堂的柱頭、柱身常裝飾著各種花飾雕鏤或彩繪,主要圖案有覆蓮、仰蓮、卷草、云紋、火焰及寶輪等等,富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梁上常施彩繪,梁頭、雀替則多用高肉木雕或鏤空木雕花飾,涂重彩、色彩艷麗、渾厚,與室內木柱等連成整體,有一定的藝術效果。</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藏傳佛教寺院設計規劃特征分析" title="藏傳佛教寺院設計規劃特征分析"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4103178872313.jpg"/></p><p>&nbsp;&nbsp;&nbsp; 4 .鎏金技術:藏族的鎏金技術是馳名國內外的特種工藝技術,有著悠久的歷史。著名的 大昭寺和布達拉宮以及藏族廣大地區寺院的金頂,各種鎏金飾物,如寶塔、倒鐘、寶輪、金盤、金鹿、覆蓮、金幢經幡、套獸等,在陽光下光彩奪目,相當具有特色。</p><p>&nbsp;&nbsp;&nbsp; 5 .彩繪、壁畫:藏族彩繪技術運用較廣。一類多用于內裝修木部,如額枋、柱頭、柱身、雀替、椽頭、椽枋以及門窗欞和經堂、佛殿、主居室、會客室等天棚線腳等;一類用于壁畫上,講究者常常采用瀝粉貼金,位置多見于殿內或靈堂內,以及天井院落兩側或殿前回廊的壁上。</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藏傳佛教寺院設計規劃特征分析" title="藏傳佛教寺院設計規劃特征分析"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708101502353559113672.jpg"/></p><p>&nbsp;&nbsp;&nbsp; 藏族的壁畫、彩繪,絕大部分為宗教內容題材。常見的有釋迦牟尼佛和黃教始祖宗喀巴傳記、故事畫,歷代藏王、大師的肖像,四大天王、十八羅漢以及禮佛圖等;圖案如:西蕃蓮、梵文、寶相花、石榴花和八吉祥(海螺、寶傘、雙魚、寶瓶、寶花、吉祥結、勝利幢、法輪)等。它一方面受到尼泊爾和印度犍陀羅、波斯等文化風格影響,結合本民族圖騰和苯教的圖案發展而成;另一方面又深受漢式繪畫風格的影響。</p><p>&nbsp;&nbsp;&nbsp; 彩繪、壁畫技術主要關鍵在于調色和配色,一般是采用礦物顏料,經久不褪色。它將各種色粉,用石臼擂齏粉,使用時加進水及膠,繪成后上光油。 彩繪常配合著建筑色彩運用,由于氣候寒冷和和民族的性格熱情奔放,所以彩繪主要色彩喜歡暖調,如朱紅、深紅、金黃、橘黃等為底色;襯托以冷調,如青、綠為主色的各種紋樣,與內地唐、宋時期建筑色調較接近。 彩繪紋樣側柱頭、額枋多用連續十字形、萬字形等幾何圖案,西蕃蓮(覆蓮、仰蓮等)、如意云紋、火焰紋、寶相花、纏枝卷葉、石榴花,亦有彩的梵文 “ 六字真言 ” 、法輪寶珠等彩飾。在平板枋、闌額藻頭上常作云頭彩繪 “ 三層方頭披肩 ” 、 “ 箍腰佛珠 ” 、 “ 瓣蓮 ” 、 “ 帶花圈子 ” 等。 彩繪采用淺色疊暈、瀝粉金線勾線,重點綴有橙、紅、黃、金白色,色彩重點突出。本椽子用群青、重繪色彩。柱廊為深紅色間以淺色或金、白線條垂直劃分柱身,有纖細而華麗感,門窗外框一般皆為黑色,特殊寺院、宮殿、住宅采用雕花、彩繪。</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藏傳佛教寺院設計規劃特征分析" title="藏傳佛教寺院設計規劃特征分析"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4080565301497.jpg"/></p>Fri, 20 Sep 2024 17:37:52 +0800寧波古建筑中的消防保護設施http://www.ztwifi.cn/176.html<p>  古建筑以木構架為主要結構,它的主要弱點是怕火,古代先民積累了不少對付火災的技術和經驗,他們的消防意識在<a href="http://www.ztwifi.cn" target="_self"><strong>古建筑</strong></a>中多有具體體現。<br/>  如據史料記載,我國消防的歷史幾乎與種族文明同步。最早的時候是用涂泥沫灰的方法,即將草木灰、泥等覆蓋于易燃物的表面,一些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考古發掘就發現了這一點。這類防火措施最早見于春秋時期《左傳》記載:“火所未至,撤小屋,涂大屋”。意思是說:在火災未形成之前,把易燃的小屋拆除,在那些大型建筑上涂上泥巴。在甘肅秦安大地灣大型建筑遺址的考古發掘中發現,5000多年前的木結構建筑已經采用這種防火涂料,這些防火涂料顏色青灰、平整光滑、質地堅硬。<br/>  在寧波現存的古建筑中,也保存著許多類似的消防設施。</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寧波古建筑中的消防保護設施" title="寧波古建筑中的消防保護設施"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907071562491959320887.jpg"/></p><div><p>慶安會館大殿雙龍戲珠“正吻”及避火珠,“正吻”的作用相當于現代避雷針。</p><p>  慶安會館清代荷花缸</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寧波古建筑中的消防保護設施" title="寧波古建筑中的消防保護設施"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907071562498908244361.jpg"/></p><p>  慶安會館內展出的民國時期消防水龍</p></div><h4>  設置消防通道</h4><p>  在我國建筑史上,很早以前就把消防通道的設置作為防火救災的重要措施。從經緯分明、井井有條的城市道路規劃,到后來“開古溝,創火巷”的防火舉措,一系列設計和技術措施為救火提供了便利。寧波慈溪古縣城(現為慈城)的平面布局就是這樣,慈城的城市布局規劃為方格網式(棋盤式),既有大街,也有小弄,呈“井”字狀分布,四通八達,便于消防救火;在古城內孔廟建筑群沿邊的軸線上,設置有一條被稱為“備弄”的長長的弄堂,當該建筑群內的宅院發生火災時,人們可以從“備弄”這條緊急消防通道中撤離。</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寧波古建筑中的消防保護設施" title="寧波古建筑中的消防保護設施"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4103178878233.jpg"/></p><h4>  建防火墻隔斷火源</h4><p>  使用磚石和夯土筑墻,用墻體隔火的方式一直延續下來,在北宋《營建法式》這部專著中,還專門規定有相關防火建筑的尺寸標準。<br/>  建筑物自基礎到頂部用封火墻分隔,封火墻的頂部高出屋頂數尺,火災時可防止火勢蔓延。例如,在海曙區永壽街老街區內,可以見到不少高出房頂、用于防火的馬頭墻。到了近代,許多用于防火的馬頭墻采用有肩仿觀音兜式樣,并運用了水泥沙漿蓋頂。后來人們將這類可以隔斷火源的墻體稱為“火墻”。<br/>  這類建筑樣式也成為一些地方的建筑特色之一,目前寧波地區的許多仿古建筑及農村自建民房仍保留著這一特色,底部的柱礎基本采用石材,既是為了防潮,也是為了減震防火。</p><h4>  保障消防水源</h4><p>  古人在古建筑選址營造過程中十分重視水源,這不僅是為了生活,也是出于消防用水的需要。他們利用水井、宅前宅旁的池塘溪流,或有意識地在天井里設陶質大水缸(寧波地區俗稱“荷花缸”或“太平缸”),貯積消防用水以防萬一。<br/>  另外,大型建筑群建有相當數量的“水門”,這是失火時消防人員和消防工具的出入口,也是人員疏散的口子;還有可以回環的消防通道;室內走廊是貫通的,宅外街巷一般也是貫通的,其寬度可以滿足人與消防設備的通行。<br/>  例如虞洽卿故居“天敘堂”就設有多個約1.3米寬的“水門”,按當時的防火要求是綽綽有余的;慶安會館建筑群還建有消防室,自備有俗稱“水龍”的消防設備,其中銅噴槍在使用時,數人往橢圓形木桶里倒水,另外數人在一根木桿的兩端上下用力掀動,形成壓力,水噴火滅,辦法雖老,卻頗靈驗。</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寧波古建筑中的消防保護設施" title="寧波古建筑中的消防保護設施"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6050367755945.jpg"/></p><h4>  “磚門”阻火</h4><p>  在寧波的許多舊宅中,至今仍可見厚厚的木門上釘著一塊塊經過打磨的方磚,這種釘上磚塊的墻門被稱為“磚門”,要是宅院外面發生火災,只要將“磚門”緊閉,便能阻火于門外,保證內宅的安全。如張蒼水故居內就有這種十分有效的防火門。</p><h4>  “正吻”避雷防火</h4><p>  在國家級文保單位慶安會館大殿屋脊的兩端,各有一個對稱并高高聳起的飾物。這種龍形飾物卷頭縮尾、身披麟甲、上塑小龍、背插寶劍,張口銜著正脊。這種被稱為“正吻”的飾物還有許多別名,如鴟尾、鴟吻、龍尾、龍吻、蚩尾、蚩吻等。唐代蘇鶚在《蘇氏演義》中記載:“蚩者,海獸也,能辟火災,可置之堂?!笨梢姡ā罢恰钡某踔允菫榱朔阑?。<br/>  起初,正吻只是一種圖騰,主要起裝飾作用,并作為克火神靈的象征。后來,一些正吻的龍頭上安裝上了用金屬絲做成的“吐舌”,這樣一來,就演變成為防止雷擊的實用工具,其作用相當于現代避雷針,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避雷防火的作用。</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寧波古建筑中的消防保護設施" title="寧波古建筑中的消防保護設施"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906221561154132434703.jpg"/></p><h4>  藻井和避火珠</h4><p>  慶安會館大殿與后殿之間還有一個戲臺,內有藻井和避火珠。藻井是天花板的一種,不過它是一種高級的天花板。據東漢時應邵編撰《風俗通義》記載:“今殿作天井。井者,東井之象也。藻,水中之物,皆取以壓火災也?!边@里的天井即指藻井。關于用藻井以壓火的設想,是從我國古代陰陽五行說中“水克火”的認識衍生出來的。在當時的設計師看來,光有“藻井”還不足壓伏火災,于是再安裝上了一顆避火珠,似乎更加保險。如今,一些建筑物的室內頂上安裝有自動噴水設備,一旦發生火警,就會自動噴出水流把火撲滅,這才是真正的懸“井”之水,比避火珠管用得多。</p><h4>  “門不帶鉤”與“天一生水”</h4><p>  在天一閣,門匾上“門”字的最后一筆,都是直筆下來,沒有帶鉤。古人在題寫門匾時不寫帶鉤門字,也是出于“防火意識”,即所謂“門不帶鉤而閣必有水”。明朝人馬愈在他的《馬氏日記》中說:“宋朝臨安玉牒殿災,延及殿門,宰臣以門字有腳鉤,帶火筆,故招災。遂撤匾額投火中乃熄,后書門額者,多不鉤腳?!卑瘩R氏的說法,南宋臨安皇宮里的火災,是因為殿門匾額的“門”字帶了鉤,才把火鉤了出來。盡管此說荒誕,但從此門匾上的“門”字,多不帶鉤了。<br/>  藏書樓最怕火,天一閣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私人藏書樓,該書樓的創始人范欽曾目睹一朋友的“萬卷樓”慘遭火災,收藏的書籍灰飛煙滅,他以此為前車之鑒,對書樓的防火問題倍加關注。書樓落成后并沒有馬上命名,范欽為此動了不少腦筋,經過長時間的醞釀,才命名為天一閣,意取“天一生水”,并以水克火。</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寧波古建筑中的消防保護設施" title="寧波古建筑中的消防保護設施"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6756853333.jpg"/></p><h4>  建火神廟求神靈保佑</h4><p>  在科學不發達的年代,人們在許多重大火災面前無能為力,只好祈求神靈保佑。民國《鄞縣通志》記載:“寧波古城區內曾有過大大小?。保岸嘧鹕駨R,祀奉火神菩薩,以禳火災?!薄蹲髠鳌ふ压拍辍酚钟涊d:“火正曰祝融”。祝融是“五行之神”中的火神,應“為王者所尊奉”。這種火神廟,在城市建筑布局上似乎成為“保境安民”不可缺少的配套設施了</p>Fri, 20 Sep 2024 17:37:03 +0800寧波古建筑介紹http://www.ztwifi.cn/145.html<p>寧波,曾被人形容是被調包的城市,具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名人多如牛毛,“寧波幫”海外商戰稱雄。寧波人卻狠得下心來,“開發”掉了80%的歷史文化資源,寧波消失在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日新月異之中,它頂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帽子,躋身“中國GDP千億元城市俱樂部”,被評為臺商心目中祖國大陸十佳投資產城市的亞軍,擁有年貨物吞吐量居全國第2位的國際級億噸大港,生產出了占全國近1/10市場分額的服裝,占全市企業總數九成的私營企業領著社會消費以14%的速度撒足狂奔,奔向長江三角洲南翼經濟中心的遠大前程,輕而易舉地把自己變成一個新城市。它的經濟成就令它閃閃發光,趾高氣揚,而那個七八千年的寧波仿佛從未存在過。<br/>淪為建筑工地式的城市面貌,煩透了城市變換無窮的各種國際化的大小口號,卻仍然困惑在“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是誰,我們要到哪里去”的思考中,于是我們尋覓著……<br/>一、 城市的足跡<br/>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在今日寧波土地上開始有州的建制。因為這里有日月二湖,便取名叫明州,他的州治在鄞江小溪一帶。長慶元年(821),刺使韓察遷州治至“三江口”,建明州城,寧波城市翻開了自己的第一頁。<br/>寧波歷史悠久,是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的發祥地。春秋時期為越國境地,秦時屬會稽郡的郭、貿、句章三縣,唐時稱明州;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取&quot;海定則波寧&quot;之義,改稱寧波,一直沿用至今。寧波在唐時與揚州、廣州并稱中國三大對外貿易港口。宋時又與廣州、泉州同列為對外貿易的三大港口重鎮。鴉片戰爭后被辟為&quot;五口通商&quot;口岸之一。<br/>二、 城市建筑<br/>以下,我們將寧波的幾個有名的<a href="http://www.ztwifi.cn/ningbogujianzhu/" target="_self">寧波古建筑</a>為例,分析從中所投射出的寧波文化<br/>1、 天封塔<br/>&nbsp;&nbsp;&nbsp;&nbsp; 天封塔俗稱靈塔,位于寧波市中心海曙區大沙泥街,與著名商城郡廟咫尺相望,為寧波古城標志性建筑。如果要追溯一下它的歷史,那要比寧波老城區也就是最早的明州城的建立還要早120多年! <br/>&nbsp;&nbsp;&nbsp; 有關天封<a href="http://www.ztwifi.cn/guta/" target="_self">塔</a>的建造,民間流傳著這樣一段動人心弦的傳說:寧波面臨波濤洶涌的東海,是甬江、姚江和奉化江的三江交叉會合地。有一年,鎮海招寶山外出了一條興風作浪的鯊魚精,從此使寧波經常遭受水淹浪打,極不安寧。那時,四明山有位老石匠,他見鯊魚精作惡,非常痛恨。一天清晨,他忽然見四明山頂金光閃閃,于是就爬上山頂,一看,原來是一顆鮮紅鮮紅的寶石在那里閃光。于是他就用了七七四十九天,把這顆寶石鑿成一顆閃閃發光的寶珠。就在這一天,那條鯊魚精又來興風作浪,水淹寧波城。老石匠從四明山下來,拿著這顆光彩奪目的寶珠,鯊魚精一見這利劍似的寶光,就往海底逃遁。而這寶光最后殺死了它。霎時間,江上波寧浪靜,海水也退走了。老石匠決心要在寧波城中心造一座塔來保存這顆寶珠。老百姓聽說后都紛紛前來參加。搬石塊、運沙泥,日日夜夜的干。造塔的工匠把泥沙一袋一袋的裝起來,造一層塔,堆一層沙包,第二年塔造成了,就將這顆寶珠安放在最高的一層。從此這座塔和塔上的寶珠作為鎮邪之物了。&nbsp; <br/>&nbsp;&nbsp;&nbsp; 這當然是-個動聽的傳說。<br/>&nbsp;&nbsp;&nbsp; 據《鄞縣通志》記載:天封塔系“唐武后天冊萬歲及萬歲登封(公元695—696年)紀元時建,故得是名”,天封塔為六角形磚塔,高51米,明暗14層,飛檐翹角,清雅古樸,蔚為壯觀。據傳約300年前,有一特大蜘蛛曾盤踞于天封塔頂,每逢初一、十五夜,嗥嘯拜月,吐絲結網,百姓稱其為“定風蛛”,因此也引出了波斯商人前來吸寶的民間故事;另據傳,當時建造天封塔時,魯班師傅采用泥沙層層堆積,把磚石運送上去,直到塔頂。塔建成后,再把泥沙攤鋪于附近空地,于是,天封塔附近有兩條街道,至今仍稱“大沙泥街”和“小沙泥街”,可見其造塔之艱難,工程之浩大。南宋紹興十四年(公元1144年)重建一次,最后一次是在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農歷十二月初三。其時天封塔正在維修,因塔內堆積大量木材,一個點塔燈的和尚不慎留下火種,結果把塔檐欄桿,樓梯等全部焚毀,只剩下光禿禿的磚塔軀殼,直到1935年才重修。天封塔幾經滄桑,屢建屢毀,距最后一次重建,也已歷經840多年春秋,因而,它具有歷史的、科學的、藝術的重大的價值。 <br/>&nbsp;&nbsp;&nbsp; 天封塔作為寧波城市的象征早負盛名,成為歷代名流的游覽勝地,留下不少題詠的詩文。元代董洵《登天封塔》詩曰:“拾級登危塔,天高手可攀。千尋環曉郭,幾朵壓春山。鳥佇欄邊穩,云生腳底閑。十年今一上,臨眺始開顏?!泵鞔钐谩对佁旆馑吩娫唬骸帮L暖正云閑,危欄怯近攀。眼中分世界,鳥外列江山。南斗云霄上,東溟浩渺間。乘槎余逸興,高處不勝寒?!钡莱隽颂旆馑母呶Ec逸秀。 <br/>&nbsp;&nbsp;&nbsp; 天封塔因年代久遠,在拆建中發現了一批珍貴文物:其中有保存較為完整的元代版本《大乘妙法蓮華經》,有古錢幣、古匣、佛像、玉器等,還有鐵鑄的塔剎。塔剎是裝在塔頂上的,分為三層:最下層的叫“覆缽”,是元代的遺物;中間一層扁圓形,形狀如珠的叫“寶珠”,最上面一層如碗,叫“承露”,意為承露水用的,這二件是清代的遺物。在地宮殿還出土了用銀子制作于1144年的天封塔寺地宮殿一座、天封塔模型一座等珍貴文物100多件,不僅對了解天封塔的歷史原貌提供了依據,而且也為恢復南宋紹興年間江南歇山頂殿堂建筑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其中銀質香薰、銅佛像、錢幣、經文等珍貴文物已被列入《中國文物精華大典》,有些文物現珍藏在市博物館里。 <br/>&nbsp;&nbsp;&nbsp; 這里還值得一提的是1957年解放后第一次修理天封塔時,在塔頂部位還發現一件五代時吳越國王錢弘俶造的一座鎏金青銅塔,塔上鑄有“乙卯歲記”(955年)的銘文與天封塔地宮石涵銘文,證明天封塔始建于唐是可信的。現重建的天封塔就是按出土的南宋天封塔模型建造的,古色古香,風姿綽約。</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寧波古建筑介紹" title="寧波古建筑介紹"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4103178875793.jp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寧波古建筑介紹" title="寧波古建筑介紹"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6022561023765.jp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寧波古建筑介紹" title="寧波古建筑介紹"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4072552089213.jpg"/></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天封寶塔鎮明州,乘暇登臨倦未休;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舉目仰瞻銀漢近,蕩胸平見白云浮;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遠窮海宇三千界,高出風塵十二樓;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忽聽下方鐘馨響,回看星斗掛檐頭。 <br/>2. 范氏天一閣<br/>天一閣是國內現存最古老的藏書樓,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素有“南國書城”的盛譽。在風光秀美的月湖邊的天一閣,是我國現存歷史最久的藏書樓,是亞洲現存最古老的圖書館,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薄一波、郭沫若、李鵬等曾先后來閣視察,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前來考察者更是絡繹不絕,屬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br/>天一閣原為明代嘉靖年間兵部右侍郎范欽(范欽(1506-1585),字堯卿,號東明,寧波鄞縣人,嘉靖十年進士。)的私人藏書樓,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名東明草堂,后受“龍云山天一池記”碑帖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啟示,改名為天一閣。書樓為一排六開間二層木結構樓房,樓上貯書,統為一間,以暗合“天一”之數,中間用書櫥隔開為六,暗合地六。前后開窗,以便通風防潮。閣前置一水池,用來蓄水防火。天一閣的書櫥也有特定規格:共二十櫥,每櫥五格,按五字一組排列,如宮商角徵羽、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共二十八櫥。在管理上嚴格做到“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禁以星火入閣”及采用芳草防蠹等。營造和管理上的科學性使天一閣藏書代代承襲而不衰。乾隆欽定庋藏《四庫全書》的四閣和增補的江南三閣都仿效天一閣形制而建造。<br/>&nbsp;&nbsp;&nbsp; 清康熙四年(1665年)范欽的曾孫范文光,又在閣前增造池亭、環植樹木、建造假山,用山石堆成“九獅一象”等動物形態,神情畢肖,精巧雅致,頗具江南園林特色。<br/>&nbsp;&nbsp;&nbsp; 范欽原藏書籍7余萬卷,在舊社會,由于官吏侵吞,壞人盜賣,蟲蛀霉變等原因,書籍破損散失嚴重,到解放前夕,只剩下1.3萬余卷。天一閣保存下來的藏書絕大部分是明代刻本和抄本,其中不少是海內孤本,尤其是為數不少的明代地方志和明代科舉錄,更是研究我國明代歷史的珍貴文獻資料。解放后經多年訪求,回收流散的天一閣原藏書3000余卷,加上當地藏書家的慷慨捐贈,閣藏古籍成倍增加,目前總數已近30萬卷,其中珍槧善本就有7萬余卷。<br/>&nbsp;&nbsp; 1994年寧波博物館與天一閣文保所合并,建立天一閣博物館。天一閣博物館而今已擴展為藏書文化、陳列展覽、園林休閑三大功能區,融藏書文化、社會歷史、文化藝術于一體,成為展示寧波歷史文化的窗口。 <br/> <br/>   天一閣不僅以中國最古的藏書樓稱譽海外,而且還以幽雅園林聞名江南。精美典雅的園林建筑,使天一閣神采卓然。書閣建筑古樸秀美,前置天一池,繞池堆疊假山,構建亭子,壘山石構成“九獅一象”之景,玲瓏別致,引人人勝,修竹疊翠,清靜幽邃。1933年重修時,又把寧波孔廟的尊敬閣遷來后院,并在庭園四壁集納自宋至清的碑刻80余方,取名明州碑林,新建的書庫和陳列室,更使天一閣融建筑美與自然美于一體,愈加顯得恬靜、典雅。天一閣東園近年修復,頗具秀美的江南園林特色。<br/>3. 慶安會館<br/>&nbsp; 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寧波市區三江口東岸,故名“甬東天后宮”。咸豐三年(1853)建成,為甬埠北洋船商捐資創建,既是祭祀天后媽祖的殿堂,又是行業聚會的場所,系我國八大天后宮和七大會館之一,又是江南現存唯一融天后宮與會館于一體的古建筑群。<br/>慶安會館,即后天宮。天后,又稱天妃、天上圣母,民間俗稱媽祖,是中國沿海百姓崇拜的海神。寧波與媽祖信仰源遠流長、關系密切。北宋宣和五年(1123),宋徽宗為媽祖欽賜“順濟”廟額后,使媽祖信仰借助明州港而獲得朝廷認可,并使其影響從地域擴大至全國。<br/>慶安會館坐東朝西,面臨三江,規模宏大,占地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中軸線上有接水亭、照壁、宮門、儀門(連戲臺)、后殿、左右廂房及偏屋等。沿中軸線有宮門、儀門、前戲臺、大殿、后戲臺、后殿、前后廂房等建筑。?,F接水亭、照壁、儀門(連戲臺)及部分廂房、偏屋已毀。宮門三開間單檐硬山頂,兩邊為高聳的馬頭山墻,大門開在明間,前封檐墻上有磚雕飛椽出檐及花板等磚飾,雕刻細膩精美。正殿為祭祀天后的神殿,外觀比較獨特,明次間為重檐歇山式,梢間為硬山式,馬頭山墻。明間廊柱為石質蟠龍柱,從云間俯沖直下的神龍,張牙舞爪,栩栩如生。次間廊柱為石質鳳柱。兩側墻面上嵌有&quot;西湖十景&quot;的淺浮雕石刻各一方。與正殿相連的后戲臺藻井為螺旋式,玲瓏精巧。慶安會館建筑群氣勢恢宏,建筑裝飾采用磚雕、石雕和朱金木雕等寧波傳統工藝,堪稱寧波近代地方工藝之杰作。天后宮內建有前后分別為祭祀媽祖和行業聚會時演戲用的兩戲臺,為國內罕見。寧波自唐宋以來為中國著名的港口城市,原有天后宮始建于宋,原址在奉化江西岸,今江廈街一帶,今已不存。慶安會館在江東建成后,亦稱天后宮,冠以&quot;甬東&quot;二字,以示區別。<br/>2001年6月,慶安會館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改建為全國首家海事民俗博物館。<br/>4. 鼓樓<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譙樓鼓角曉連營”,元代詩人陳孚的詩句,體現了鼓樓在我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古時鼓樓設有報時的刻漏和更鼓,日常擊鼓報時;戰時偵察僚望,還負有保城池,抵外侮的使命。 <br/>它是寧波歷史上正式置州治、立城市的標志。當年明州刺史韓察將州治從小溪鎮遷到寧波“三江口”,以現在的中山廣場到鼓樓這一帶為中心,建起官置,又立木柵為城,后來又以大城磚石筑成城墻,歷史上叫子城。子城的南城門就是現在的鼓樓。 <br/>&nbsp;&nbsp;&nbsp; 后梁開平三年(909年)置明州望海軍,鼓樓稱為望海軍門(樓)。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又改為明州奉國軍,鼓樓也隨之改稱為奉國軍門(樓),由太守潘良貴書“奉國軍樓”額。宋仁宗慶歷八年(1048年),新上任的鄞縣縣令王安石,特為奉國軍樓的刻漏做了一篇《新刻漏銘》。其文曰:“自古在昔,挈壺有職。匪器則弊,人亡政息!其政謂何?勿棘勿遲,君子小人,興息維時。東方未明,自公如之,彼寧不勤,得罪于時。厥荒懈廢,乃政之疵。嗚呼有州,謹哉惟茲。茲惟其中,俾我后思?!边@位十一世紀的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在銘中表示要以樓中的刻漏那樣“勿棘勿遲”的速度來改革處理政事;要以刻漏那樣勤于報時的精神來管理政治。從表面上看,王安石是為刻漏作銘,實際是一篇決心革弊維新的誓言書。 <br/>&nbsp;&nbsp;&nbsp; 宋高宗時又改稱鼓樓為“奉國軍樓神祠”。宋高宗南渡,曾到過明州。傳說宋高宗趙構被重兵追逐,逃到了鼓樓。當逃進鼓樓時,忽見唐“安史之亂”時堅守商邱而殉難的五位將軍——張巡、許遠、南霽云、姚×、雷萬春、打著旗幟,穿著戎裝,列隊前來迎接。在高宗躲進鼓樓后不久,金兵追至樓下,只見蛛網密布,一片荒涼,以為必無人進入,遂往他途搜尋。由此脫逃的趙構后下詔追封鼓樓為“奉國軍樓神祠”。祠內置這五位將軍像以奉供仰。 <br/>&nbsp;&nbsp;&nbsp; 元初,蒙古貴族統治者害怕漢人起來反抗,下令拆除全國重要城池,寧波鼓樓也遭拆毀。后社會平定,才又允許重建鼓樓,取名“明遠樓”,含義為高瞻遠矚的意思。至元末,方國珍起義大軍打到寧波,明遠樓又遭大火燒毀。 <br/>&nbsp;&nbsp;&nbsp; 明宣德九年(1434年),太守黃永鼎在唐、宋舊址上重建鼓樓,樓上正南面題名為“四明偉觀”;北面懸額“聲聞于天”。 萬歷十三年(1585年)傾圮欲墮,太守蔡貴易重修時,采用了唐代詩人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詩中“獨有宦游人,偏驚物侯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之句意,改“四明偉觀”為“海曙樓”。意取波寧海定滄海為曙。 <br/>&nbsp;&nbsp;&nbsp; 清代,鼓樓又經數次修建。鼓樓現存樓閣建筑為清咸豐五年(1855年)由巡道段光清所督建。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經當地人士提議,在鼓樓三層樓木結構建筑中間,建造了水泥鋼骨正方形瞭望臺及警鐘臺,并置標準鐘一座,四面如一,既能報時,亦可報火警。到80年代末,鼓樓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樓”。1989年4月,寧波市撥資約35萬元,對鼓樓進行落架大修,至次年6月完工。大修后的鼓樓面貌煥然一新。整座城樓占地七百多平方米,總高約二十八米,共分七層,城高八米多,門道深十六米,門寬六米,為石砌拱形門;其東北依城墻設有踏道,可拾級登上城樓;樓為五開間,三層木結構檐歇山頂,氣勢雄偉。城樓兩旁還新建了一些附屬建筑物,可謂交相輝映。原城樓上的一些歷代匾額等及碑記也予以修復完工。而鼓樓內部則新設立了“寧波城市發展史”陳列館,主要在“城”字上做“文章”。由于鼓樓本身就是寧波城市歷史變遷的見證與縮影,因而該陳列館向游人全面介紹了寧波城市的形成、變遷、發展的過程。大修后的鼓樓還成為寧波市文化活動中心地之一,經常舉辦各種書畫、攝影、文物精品展覽與交流等活動。據史載,該區域自唐長慶元年(公元821年)明州刺史韓察筑子城以來,便為歷代政治中心,即衙署所在地。目前,已經開發建設成的鼓樓步行街商城,總占地面積3.65公頃,總建筑面積6.7萬平方米。整個商城于1998年4月竣工。<br/>如今,鼓樓及附近的公園路一帶已成為寧波主要文化活動的聚散地,整個地區的建筑充分體現出寧波江南水鄉的特色。兩旁是仿寧波傳統建筑風格的商店,小青瓦雙坡屋面,風火馬頭墻,還有各種精細的外墻木裝飾,既具有寧波傳統商業街的風貌,又具有強烈的歷史文化質感?,F修復了浙江督學行署、在東西兩端入口處的兩座古石牌坊,以及城墻遺址,子城歷史變遷的石碑等。新修建的兩組石牌坊是明清兩代舉人光宗耀祖的標志。代表著文化氣息和歷史內涵。鼓樓步行街熔文化商貿于一爐,集購物休閑于一體,已成為寧波市內的游樂勝地之一。<br/>5、蒼水故居<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張蒼水故居,明末建筑,具有典型的五間兩弄的特點。有大廳,中堂,東西廂房,天井,書房構成。大廳成方形,四角有錢幣形的鏤空石板,板下有水道,雨水從屋檐順著滴水滴入大廳的石板上,后經聚集流入水道,帶有“聚財”之意。在正堂,廂房的低部的石塊上,還有小門洞,是通氣之用(廂房和正堂的地都是用地板鋪的)。是典型的寧波民居。<br/>&nbsp;&nbsp;&nbsp; 【張蒼水故居】寧波市海曙區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寧波城區海曙區蒼水街。張蒼水抗清失敗后,隱居于象山縣南田懸岙島(一說舟山懸岙),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嚴辭拒絕清軍的勸降,矢志以岳飛、于謙為榜樣,于康熙三年(1664)九月在杭州慷慨就義。遺體葬于南屏山下,現存祠及墓。故居尚存年輕時讀書的書房及張氏后人所居的三合院,院門上有磚匾&quot;近圣人居&quot;四字。為紀念這位民族英雄,1936年將宅前大路命名為&quot;蒼水街&quot;。<br/>6、外灘<br/> 留下風格獨特的老建筑<br/>  寧波外灘不算大,從新江橋到輪船碼頭沿江堤岸僅600余米,正在開發建設的老外灘項目占地面積也不過44000平方米,但寧波外灘卻是目前國內僅存的具有百年歷史的外灘之一。鴉片戰爭失敗后,寧波被迫按《南京條約》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于1844年1月1日正式開埠,在江北岸的外馬路一帶建立起“外國人居留地”,即最早的“租界”,歷史上也稱為“外灘”,其開埠歷史在國內“外灘史”屬于最早一批,比上海外灘還要早。英國太古洋行即是第一家進入外灘的洋商企業,在寧波經營糖業、輪船、保險等業務,時間長達50余年,其西式建筑框架至今依然硬朗。位于甬江大橋南側的永安貴重物品保管公司的貯藏庫即為當時英國人所建的金庫,其安保條件絕不比新建銀庫遜色。<br/>  幸存下來的還有和德坊、朱氏洋宅和王宅等20多幢頗具特色的老房子,包括“宏昌源號”南貨店、上海大亨朱旭昌的朱宅、首任上海錢業同會會長嚴信厚的嚴氏山莊和巡捕房等4處文物保護建筑,都將在維持原有風貌的前提下,本著“修舊如舊,造舊如舊”的原則,原狀保留或修繕、復建。<br/>  老外灘之于獨特,在于這些老建筑的中西合璧、互為貫通:中式結構西式門面、西式雕花石庫門、青磚鋪地花玻璃窗,或載百年工藝精華,或襲浙東民居之靈韻,寧波文化和世界文化在這里融為一體,成為寧波近代百年城市變遷的一個縮影。<br/>  寧波大學退休教授王啟新是老外灘的原住民。他說,1941年他父親在老外灘置下了一棟小洋樓,當時大概要1萬塊至3萬塊銀元。解放以前外灘聚集的主要是銀行和教會。<br/>  留下水運文明的印記<br/>  老外灘代表了寧波不可分割的一段歷史,它曾經是寧波興盛繁榮的見證。遺留下來的浮碼頭盡管已經破敗,但依稀能找到其曾經創造水運文明的印記,讓人遙想當年“市舶殷集,廛肆眾多”的繁榮景象。<br/>  1862年,美商旗昌輪船公司開辟滬甬航線后,老外灘相繼辦起了13家輪船公司,甬江沿岸先后建立了大小不等的船碼頭。寧波港的重心也從鴉片戰爭前的三江口南岸江廈街一帶,轉移到江北岸甬江帶的外馬路。老外灘也在此時進入了鼎盛時期。<br/>  老外灘傍水而生,得現代文明之先。19世紀50年代,寧波商幫就首創購買外國輪船為我所用的先例。寧波港也由開埠初期以英美法日等外國商船為主逐步演變為寧波商船為主。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進出寧波港的千噸輪就有近20艘,包括虞氏寧興公司的“寧興”輪和寧波招商局所屬的“江亞”輪和“江靜”輪,噸位都不比英國太古洋行的小。這些船只往來于滬甬之間,以“無寧不成市”著稱的寧波商幫也開始向上海尋找發展,進而形成“滬地為寧商輳集之區”,在上海灘十里洋場很是風光。寧波商人甚至占據了當年上海僅有的兩條以華人名字命名的馬路———朱葆三路和虞洽卿路。<br/>  時光穿梭,如今的老外灘不再具有從前水運文明時期的功能,也失去其曾孕育“寧波幫”的光環。相反,由于老街區長期年久失修,成為一塊“低洼地”,每年臺風汛期,居住其中的居民就深受水淹之苦。<br/>  去年,市政府決定改造這塊“低洼地”,讓當地居民搬遷出去,從保護的角度再造老外灘。為此,負責外灘開發項目的寧波城建投資控股公司花了2億元拆遷費,并投入3億元建設費,外加1億元用于改造沿江景觀,力度把老外灘建成一個引領現代時尚的歷史文化特區。<br/>  建成后的新外灘,將不復其水運時代的功能,但依托于老外灘所崛起的寧波港,在完成早期商業港向近期工業貿易轉折的基礎上,憑借北侖深水良港得天獨厚的優勢,正奮力建設成世界級大港,進而把寧波建成現代化的國際港口城市。<br/>  留下寧波幫創業的足跡<br/>  老外灘留下的不僅僅是幾幢獨具風格的老房子和斑駁的船碼頭,更留下了寧波商人創業的足跡和他們所傳遞的“寧波幫”精神。<br/>  老外灘開埠以后,外商接踵而至,洋貨源源涌入,刺激了寧波民族工商業的興起,使寧波人經商達到“十居其半”。與外灘隔江相望的太豐面粉廠,是目前寧波歷史最悠久的工廠,于1931年就引進英國西蒙公司制粉設備,與當時的洋面粉展開競爭。作為寧波舊工業“三支半煙囪”之一,“太豐”現在已經成為達能、聯合、納貝斯克世界三大餅業大王的原料供應商。<br/>  與“太豐”一樣,當時興辦的工商業大多集中在事關民生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上。無論是最早的商辦工業通久源公司,還是后來陸續開設的和豐紗廠、通利源榨油廠、正大火柴廠、順記鐵工廠、明華玻璃廠等,都是通過引進洋設備,再憑借貨真價實的產品與洋貨進行競爭。寧波商人在長期經商的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生意經,在這個時期得到了繼承和發揚,逐漸形成了寧波商幫誠實守信、善于經營、居安思富的鮮明特色。<br/>  據老外灘開發項目全程策劃、北京利鴻天投資管顧問公司總經理彭利稱,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寧波需要一種精神符號,新的老外灘志在成為海內外“寧波幫”的精神家園,讓他們再續寧波情緣。<br/>7、天主教教堂<br/>被推薦為國家級優秀近代建筑物,并被列為浙江省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的寧波江北天主教堂(原為法屬),位于寧波市新江橋北堍。它建于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增建鐘樓。整座建筑由教堂、鐘樓、偏屋組成。其鐘樓高聳挺秀,教堂穹隆高大寬敞,造型具有典型羅馬哥特式風格,至今保存較完好,是浙江省最雄偉的天主教堂,也是外來建筑文化在寧波市的代表作。同時它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也是當年法帝入侵我國的歷史見證。&nbsp; <br/>&nbsp;&nbsp;&nbsp; 天主教傳入寧波,已有350多年歷史。明崇禎元年(1628年),由葡萄牙傳教士(名不詳)來寧波設教授徒。六年后又有意大利人李萊恩專在鄞區傳教。到明永歷二年(1648年),意人衛濟泰在寧波建立天主教堂,不久為清兵所毀。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法人郭忠傳在寧波藥行街購地再建天主教堂;至雍正即位,毀教堂、戮教徒,使天主教遭到嚴重打擊. <br/>&nbsp;&nbsp;&nbsp; 清咸豐元年(1851年),由羅馬教延委顧芳濟繼任駐甬專司浙江教務,自此寧波始有主教。咸豐三年,在藥行街原址重建教堂,但翌年即圯。十年后(1860年)又重建,1868年增建鐘樓。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浙江教區的法籍蘇主教興建江北岸天主教堂。 <br/>&nbsp;&nbsp;&nbsp; 過去天主教堂的主教,實質上是披著宗教外衣,愚弄中國人民,從事政治滲透活動的外交官。如1884年至1926年在寧波主教的法人趙保祿,在愚昧無能的清朝廷縱容下,享有特殊權勢。當時人們有句話:“寧波道一顆印,不如趙主教一封信”。他進出坐四人抬大轎;他做生日,寧波臺道親自去拜壽;1926年他死于巴黎,其遺棺由法政府照會北京政府運回寧波安葬;1932年法政府又授予他十字勛章,其時法兵艦開入甬江,在寧波草馬路小修道院舉行援勛大典,并由法海軍排列儀仗隊。 <br/>寧波江北天主教堂,有一時期還霸占了江北岸的所謂白水權,坐收過往輪船使用費,成了法帝入侵中國的工具。 <br/>8、七塔寺 <br/>&nbsp;  &nbsp; 七塔寺,全名七塔報恩禪寺,坐落在江東百丈街東首。始建于858年(唐大中十二年),稱東津禪院。861年(咸通二年)改名棲心寺。1008年(北宋祥符元年)改名崇壽寺,1386年(洪武十九年)遷普陀山前寺觀音大士瑞相至寺內空址奉供,改稱補陀寺,又稱小普陀。1403年至1424年(永爾年間)僧并補陀,仍稱棲心寺。1424年重建圓通寶殿。1432年(宣德七年)筑毗廬閣。1458年(天順二年),建藏經寶閣、大悲殿、彌陀殿、廊廡等。嘉靖間建天王殿。1644年至于1661年(清順治間)建方丈樓。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建寺前浮圖7座,故稱&quot;七塔寺&quot;。1871年(同治十年)重建佛殿、山門。1890年(光緒十六年)重修三圣殿、大雄寶殿,改建天王殿,新建藏經閣、方丈殿、云水堂、監齋殿、齋堂、如意寮、祖堂、客堂、禪堂、玉佛閣、地藏殿、鐘樓、念佛堂等。&nbsp; <br/>七塔禪寺建筑面積2100平方米,主體建筑有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寶殿、鐘樓、藏經樓等,殿宇古樸,梵宮深邃,氣勢雄壯。寺內保存有許多珍貴文物,現存有唐咸通十四年(873)建造的唐敕賜心境禪師真身舍利塔,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的大銅鐘及明代木槎等。清嘉慶三年(1798)的五百羅漢畫像石刻鑲嵌在大雄寶殿左右側及后墻上,堪稱清代畫像之精品。<br/>9、生活<br/>&nbsp;&nbsp; 寧波的河埠頭<br/> &nbsp; 寧波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河流有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余姚江發源于上虞縣梁湖;奉化江發源于奉化市斑竹。余姚江、奉化江在市區&quot;三江口&quot;匯合成甬江,流向東北經招寶山入海。整個甬江流域,因雨量充沛,水資源豐富。 <br/>寧波是一個沿海水鄉城市,它有三條大河,甬江,奉化江,姚江。姚江和奉化江經三江口匯合成甬江流入東海,因而姚江、奉化江是寧波的兩大淡水河系,世代寧波人就住在這兩條江或其分支水系邊。住在水邊自然少不了渡頭,在寧波渡頭又叫河埠頭。河埠頭在傳統的寧波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人們在那里取水、洗菜、洗衣服等。大戶人家都會在自己的屋后獨立地建造一個河浦埠頭,當然這個屋后必須有水系。有些河埠頭建在屋前靠溪河的地方,這種都以公用為主,也因此建的大些。<br/>寧波的民居與天井<br/>寧波的房子都有對稱性的特點。天井主要用于蓄水之用。天井并不是什么井來著,它是前屋和后屋分界處。當時,寧波人雖有河水喝,但人們認為天來之水最干凈,故將雨水集中在直徑一般為1~1.2米的水缸里并加蓋來隔離塵埃。完成這項工作的地方就叫天井,聚天水之井。它的工作原理是:將沿著水滴滴下的雨水用槽匯聚起來,再從兩邊流下,流入水缸。天井的前方是正堂,正堂又分為中堂和側(偏)堂。中堂是房子的核心,大戶人家用其舉行大型儀式,辦喜(喪)事,繼祖拜佛<br/>等或用作正式場合,如迎接重要客人。而小人家還將它當作飯廳,其用途以很接近于現在的客廳用途。廂房有東西之分,東為上,西為下,故有將東廂房稱為上廂房。<br/>三、 現代與古典——城市預想<br/>寧波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對自己提出了如何繼承前人文化的疑問!天一廣場的建立為我們開創了先河,它有機地將古典與現代結合起來,創造了寧波新文化時尚。在天一廣場里你不僅看到了古色古味的古典建筑,也看到了別具一格的現代建筑。</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寧波古建筑介紹" title="寧波古建筑介紹"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4103178878233.jp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寧波古建筑介紹" title="寧波古建筑介紹"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5101270486281.jp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寧波古建筑介紹" title="寧波古建筑介紹"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4080464265201.jpg"/></p>Fri, 20 Sep 2024 17:36:31 +0800溫州明代古建筑金氏宗祠遭遇盜竊http://www.ztwifi.cn/747.html<p>前天中午,隨著一聲驚呼,甌海區澤雅鎮戈恬村像炸開了鍋,根據該村的相關記載,該村有著400多年歷史的古建筑“金氏宗祠”內6根柱子底下的“虎爪青石柱礎”居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磚塊和木頭。坐落在澤雅鎮戈恬村的“金氏宗祠”,是一座年代悠久的古建筑。</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溫州明代古建筑金氏宗祠遭遇盜竊" title="溫州明代古建筑金氏宗祠遭遇盜竊"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6021981234465.jpg"/></p><p>昨天上午,記者來到該祠堂時,大門緊閉,其中邊上一扇木門已經掛上了一把新鎖,村民說,盜賊就是從這扇門進去的。據村民介紹,被盜的<a href="http://www.ztwifi.cn" target="_self"><strong>古建筑</strong></a>柱礎中,有四個跟這兩個未被盜的柱礎是一模一樣的,圓柱形的形狀,外觀為虎爪圖樣雕刻,非常的精美。另外兩個被盜走的柱礎,形狀還要更大一些,圖案雕刻也更精美,據說這些被偷走的柱礎,每個價值十來萬元。村民們說,被盜的這些柱礎,小的有兩百斤左右,大的都有三四百斤,就算搬,也絕非是一件易事,何況還是從柱子底下偷走,這些盜賊肯定是開著車子來的,至少是帶著千斤頂等工具的兩人以上團伙。</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溫州明代古建筑金氏宗祠遭遇盜竊" title="溫州明代古建筑金氏宗祠遭遇盜竊"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5082708308213.jpg"/></p><p>村民指著現場竊賊留下的一根“偷梁換柱”用的粗大木頭說,這里還留有非常明顯、像是千斤頂頂過的痕跡,其中一根柱子的上面也已裂開,像是重力所致。村民們說,顯然這些柱子先是被頂了起來,然后再從柱子底下抽走了石頭柱礎。現場看到,祠堂中間大廳位置豎著8根粗大的柱子,如今,6根柱子底下是用木頭或一些磚塊給墊著,柱子也有些歪斜,只有兩根最里面的柱子底下還保留著原本的青石柱礎,但其中一個似乎也已經移位,可能被動過。一名村干部告訴記者,戈恬村全村2100多人口,金氏族人在<a href="http://www.ztwifi.cn/wenzhou/" target="_self"><strong>溫州</strong></a>就有1400多人,占了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二。金氏家族在村里有著800多年歷史,根據村里的記載顯示,這座溫州“金氏宗祠”建于400多年前,村里金氏家族的一些重大活動,都會選擇在這里舉行。其間,“金氏宗祠”雖然也翻修過多次,但是建筑基礎都不曾動過,很多房屋構件都還是原來的材料,包括這6個被盜的虎爪青石柱盤(柱礎)。估計也正是因為這些“古董”,才讓不法分子盯上。</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溫州明代古建筑金氏宗祠遭遇盜竊" title="溫州明代古建筑金氏宗祠遭遇盜竊"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4072613111611.jpg"/></p><p>而此前,“金氏宗祠”門前的一對石鼓就被人盜走了,至今還沒能找回來。如今又發生被盜,而且竟抽走了柱子底下的柱礎。而盜賊究竟又是怎么進來的?據村民介紹,祠堂除了有活動,平時沒什么人過來,鑰匙是由金氏族人輪流保管的,保管期為一年,村民需要進祠堂,要找負責保管鑰匙的這戶人家才行。今年負責保管鑰匙金阿婆說,鑰匙肯定是沒被人拿走過的。村民們說,盜賊是從另一扇未安裝鎖的木門進來的,可能事先是踩過點的,加上祠堂靠馬路邊,晚上又沒人值班,賊人進出不易被人發覺。目前,該村已就此事報警,警方也已派人過來調查。一名村干部說,“金氏宗祠”內發生被盜,村民們都是非常氣憤,大家正在積極尋找線索,希望警方能盡快破案。柱礎被盜已經影響到了“金氏宗祠”房屋安全,村里準備請相關專家對房屋進行安全鑒定,不少村民表示,將不惜一切代價追回這些被盜的柱礎,盡快對祠堂加以修繕。</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溫州明代古建筑金氏宗祠遭遇盜竊" title="溫州明代古建筑金氏宗祠遭遇盜竊"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2207041656928378183959.jp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溫州明代古建筑金氏宗祠遭遇盜竊" title="溫州明代古建筑金氏宗祠遭遇盜竊"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933322.jpg"/></p><p>隨著近年來文物價值的越來越高,一些人對收藏這些古建筑上的構件產生了興趣,不法分子開始把目光轉向這些古建筑構件上。近年來,我市多地發生了石凳、石鼓、柱礎等古建筑構件被盜案件,其中大部分就發生在坐落于鄉村里面的這些宗祠內,其結果不僅造成了文物的流失,而且對這些古建筑的破壞也非常大。</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溫州明代古建筑金氏宗祠遭遇盜竊" title="溫州明代古建筑金氏宗祠遭遇盜竊"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4103178872313.jpg"/></p>Fri, 20 Sep 2024 17:36:09 +0800中國古建筑環境選擇的主要原則http://www.ztwifi.cn/19.html<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古建筑環境選擇的主要原則" title="中國古建筑環境選擇的主要原則"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6022801868641.jp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古建筑環境選擇的主要原則" title="中國古建筑環境選擇的主要原則"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6021976629153.jp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古建筑環境選擇的主要原則" title="中國古建筑環境選擇的主要原則"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6021981234465.jpg"/></p><p>中國<a href="http://www.ztwifi.cn" target="_self">古建筑</a>環境選擇的主要原則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br/>  (一)整體系統原則<br/>  這個系統以人為中心,包括天地萬物:環境中的每一個戶系統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要素。而古建筑選址的功能就是要宏觀地把握和協調各子系統之間的關系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br/>  (二)因地制宜原則<br/>  《周易·大琦卦》提出:“適形而止”中國地域遼闊,氣候差異很大.七質也不樣,建筑形式亦不同,西北于旱少雨,人們就采取穴居式窯洞居住二西南潮濕多雨。蟲獸很多.人們就采取f幾闌式竹樓居住。草原的牧民采用蒙占包為住宅,便于隨水草而遷徙,對現存許多古建筑都是因地制宜的楷模。<br/>  (三)依山傍水原則<br/>  山休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萬物生機的源泉,沒有水,人就不能生存,所發現的原始部落。幾乎都在河邊臺地,這與當時的狩獵和捕撈、采摘經濟相適應。依山的形勢有兩類,一類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環繞,凹中有框,南面敞開,房屋隱于萬樹叢中,依山另一種形式是屋包山,即成片的房屋覆蓋著山坡,從山腳一直到山腰。<br/>  (四)觀形、察勢原則<br/>  人之居處宜以大山河為主,其來脈氣最人,中國古建筑選址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入大環境,考察。選址時把綿延的山脈稱為佗脈。龍脈源于西北的昆侖山,向東南延伸出二條龍脈:北龍從陰山、賀長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龍由眠山人關中,至泰山人海;南龍,行云貴、湖南至福建、浙江人海:從大環境觀察小環境,便可知道小環境受到的外界制約和影響,諸如水源、氣候、物產、地質等:<br/>好了,關于中國古建筑環境選擇的主要原則就為您分享到這里,非常感謝您的關注!<span style="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id="_baidu_bookmark_start_14">?</span></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古建筑環境選擇的主要原則" title="中國古建筑環境選擇的主要原則"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00988.jp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古建筑環境選擇的主要原則" title="中國古建筑環境選擇的主要原則"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2208021659431928802323.jp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古建筑環境選擇的主要原則" title="中國古建筑環境選擇的主要原則"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906291561816454686552.jpg"/></p>Fri, 20 Sep 2024 17:34:32 +0800漢代建筑規劃設計布局及裝飾的風格特征http://www.ztwifi.cn/760.html<p>從現存漢代建筑遺物分析兩漢建筑的風格特征;公元前206年,劉邦建立了漢王朝,漢代在政治、軍;1.蓬勃發展的漢代建筑藝術概況:;兩漢是中國古代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強大而穩定的王朝;西漢首都長安面積達36平方公里,是公元前世界罕見;①形成中國<a href="http://www.ztwifi.cn" target="_self"><strong>古建筑設計</strong></a>建造的基本類型:包括宮殿、陵墓、苑;②木構架的兩種主要形式——抬粱式、穿斗式都已出現;③多層重樓的興起和盛行,標志著木結構從現存漢代建筑遺物分析兩漢建筑的風格特征。</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漢代建筑規劃設計布局及裝飾的風格特征" title="漢代建筑規劃設計布局及裝飾的風格特征"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5082708308213.jpg"/></p><p>公元前206年,劉邦建立了漢王朝,漢代在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諸方面都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大解放了生產力,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了極大的發展,形成中國古代社會中政治、經濟、文化乃至建筑方面的第一個高潮時期。<br/></p><p>1.蓬勃發展的漢代建筑藝術概況:</p><p><br/></p><p>兩漢是中國古代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強大而穩定的王朝。西漢王朝建立伊始,秦都咸陽已被項羽付之一炬,成為廢墟。乃于咸陽東南,渭水之南岸另營新都,先在秦興樂宮的舊址上建“長樂宮”,在龍首原上見“未央宮”,繼而修“桂宮”、“北宮”、“明光宮”,宮殿建筑成為漢長安城的核心建筑,總面積占了全城的三分之二。都城長安還建造了大規模的宮殿、壇廟、陵墓、苑囿,其規模之大,建筑物之多,輝煌壯麗之盛,都是空前的。城內開辟8條大街,160個居住的里坊、9府、3廟、9市,人口約50萬。漢武帝在位(前140—前87)期間,西漢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空前壯大,經濟繁榮,加上武帝以泱泱大國炫耀于世,于是皇家造園活動達到極盛。</p><p>西漢首都長安面積達36平方公里,是公元前世界罕見的大城市。建于東漢末年的曹魏鄴城,則以明確的功能分區和規則的嚴整布局,開創了都城規劃的新格局。兩漢時期是中國建筑發展的第一個高潮,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p><p>① 形成中國古代建筑的基本類型:包括宮殿、陵墓、苑囿等皇家建筑,明堂、辟雍、宗廟等禮制建筑,塢壁、第宅、中小住宅等居住建筑,在東漢末期還出現了佛教寺廟建筑;</p><p><br/></p><p>② 木構架的兩種主要形式——抬粱式、穿斗式都已出現;斗拱的懸挑機能正在迅速發展,多種多樣的斗拱形式表明斗拱正處于未定型的活躍探索期;</p><p><br/></p><p>③ 多層重樓的興起和盛行,標志著木構架結構整體性的重大進展,盛行于春秋、戰國的臺榭建筑到東漢時期,已被獨立的、大型多層的木構樓閣所取代;</p><p><br/></p><p>④ 建筑組群已達到龐大規模,未央宮有“殿臺四十三”,建章宮號稱“千門萬戶”,權貴第宅也是“并兼列宅”、“隔絕閭里”。</p><p>2.現存漢代建筑遺物:</p><p><br/></p><p>漢代的陵墓是保留至今唯一一種漢代建筑類型。漢墓中出土大量畫像磚、畫像石和明器,為我們提供了那個時代建筑的形象資料。畫像磚、畫像石上所描繪的生活環境,免不了出現各種建筑的形象。明器是一種陪葬的器物模型,除了墓主人所用的器具以外,也有建筑模型。從中我們可看到那個時代的四合院、多層樓閣和單層房屋,各種屋頂、門窗以及它們的結構和裝飾的形式。西晉文學家</p><p>陸機云:“存形莫大于畫,宣物莫大于言”。如果說司馬遷的《史記》與班固的《漢書》為后代留下珍貴的漢代文字的話,漢代的陵墓建筑及其明器、畫像磚、畫像石則為我們展現了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漢代建筑樣式,為我們保留了寶貴的漢代建筑的形象史料。貢布里希在他的《藝術故事》中曾對漢畫像石做了這樣的論述:“中國人的葬禮跟埃及人的稍有些相似,他們的墓室跟埃及一樣有許多描繪生活的場面,反映出那些古老年代里他們的生活和民俗?!痹谶@里,我們要感謝漢代的“厚葬之風”和“視死如生”的理念,正因如此,我們今天才有可能從漢代的“地下世界”里看到漢代“地上世界”的建筑藝術風格。</p><p>2.1現存地面建筑</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漢代建筑規劃設計布局及裝飾的風格特征" title="漢代建筑規劃設計布局及裝飾的風格特征"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4103178875793.jpg"/></p><p><br/></p><p>漢代地面建筑遺留至今的,是墳墓前和祠廟前的石闕及石祠。</p><p><br/></p><p>2.1.1石闕</p><p>闕是從防衛性的“觀”演變而來的一種表示威儀和等級名分的建筑,一般把它建在陵園、廟宇成組建筑的前端。它既是一種陪襯建筑,又是一種景觀、建筑小品。石闕形象有如一塊石碑頂上安有木結構形式的石屋頂,闕身和闕頂上不但雕有柱、枋、斗栱、椽子、瓦等木建筑的構件,還附有人物等花紋。</p><p><br/></p><p>四川雅安高頤闕是現存實例中最精美的一例,闕身為一大一小拼為一體,稱子母闕。整個子母闕分為臺基、闕身、闕樓、屋頂四部分。臺基、闕身上雕出柱、枋、櫨斗,闕樓上雕出樓面平坐木枋、花窗和挑檐斗栱,屋頂雕椽及瓦飾,雕刻頗為精致,這種闕可視為以石材建造的大型木構闕的濃縮模型。高頤闕造型美麗穩重,屋檐舒展,高低搭配協調,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p><p><br/></p><p>2.1.2石祠</p><p>位于山東肥城縣孝堂山頂,是東漢章帝、和帝時期(公元76—105年)的官吏墓祠。這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建于地面的、呈房屋形態的建筑實物。建筑為石構單檐懸山頂,東、西、北三面由石壁圍合,南面開敞。立面正中的八角石柱將石祠劃分為兩開間。石柱上部有大斗承托檐頭,柱下有斗狀柱礎。屋面雕刻出瓦隴、正脊,檐部刻出瓦當、椽頭、連檐,兩山刻排山勾頭,對懸山頂的形制刻畫的相當真實、齊全。石祠內部壁畫滿刻與祠主有關的車騎出行、庖廚飲宴等圖像,刀法簡樸有力。這個石祠是了解漢代小型房屋具體形象的難得實物資料。</p><p><br/></p><p>2.2石墓</p><p>為了葬品能在地下持久保存下來,貴族官僚們除了用磚拱作規模巨大的墓室以外,還在巖石上開鑿巖墓,或利用石材砌筑梁板式墓或拱券式墓。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夫婦墓是兩座規模巨大的崖墓,估計開鑿石方量為5700立方米,墓穴空間最高達7.9米,進深達51.7米,所耗人力之多可以想見。在多山的四川,崖墓較為盛行,大多開始于東漢,其中有許多石刻的建筑圖像。石拱券墓及</p><p><br/></p><p>石梁板墓在各地都有發現,其中建于東漢末年至三國間的山東沂南石墓,系梁、柱和板構成,石面有精美的雕刻,是我國古代石墓中有代表性的一例。從各地漢墓來看,東漢墓的石材加工水平比西漢更為精致,技術更高。</p><p><br/></p><p>2.3明器</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漢代建筑規劃設計布局及裝飾的風格特征" title="漢代建筑規劃設計布局及裝飾的風格特征"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907281564300412532965.jpg"/></p><p>漢代信奉“事死如生”,因此生前享用的東西死后也要做成模型帶到陰間去,這種隨葬的模型稱為“明器”。漢明器展現了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漢代建筑樣式,為我們保留了寶貴的漢代建筑的形象史料。其建筑模型如住宅、樓閣、望樓、羊舍、豬圈之類。</p><p><br/></p><p>2.4畫像石、畫像磚</p><p>畫像石、畫像磚中所見建筑,有廳堂、亭、樓、門樓、闕、橋等。其中多半為極端程式化的圖案,然而階基、柱、枋、斗栱、欄桿、扶梯、門、窗、瓦飾等,基本刻畫的沒有絲毫遺漏,可略見當時的生活狀況。畫像磚和畫像石的雕法均為線雕和淺浮雕,即用刀在磚、石的表面上刻畫出印,或者將底面作一些處理以使形象更鮮明。它們充滿在墓室四周,雖然沒有秦始皇陵地宮里的“上具天文,下具地理”那樣的豪華,卻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世俗生活。</p><p><br/></p><p>3.兩漢建筑的風格特征之分析:</p><p>兩漢時期,房屋結構的三種主要形式——抬粱式、穿斗式、井干式都已出現;中國木構建筑的5種基本屋頂式樣,“廡殿頂”、“攢尖頂”、“囤頂”、“懸山頂”、“歇山頂”在漢代就已具備,屋頂的四面出檐與正身、臺基的配合,形成了穩定安全、舒適實用之感,屋頂的造型已經出現了后代講究曲線變化的“飛檐”。屋脊和搏脊端,運用適當的雕飾;檐口利用瓦當進行裝飾;建筑的支撐構件運用富于裝飾效果的梁柱、“斗拱”等形式,以及門窗、欄桿等的多種多樣;壁畫配合繪畫、雕飾等裝飾,豐富了建筑的整體形象,并應用襯托性的雕塑或門闕建筑的設置,使建筑物形成了高度綜合性的藝術整體。而兩漢建筑的平面組合和外觀,雖多數采用對稱方式,以強調中軸部分的重要性,但是為了滿足建筑功能的藝術要求,也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多樣化風格。這些建筑藝術手法和特點,充分說明了中國傳統的建筑體系在漢代已經基本完成,為后世建筑藝術的繼承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p><p><br/></p><p>3.1漢代屋架的幾種形式</p><p><br/></p><p>3.1.1抬粱式:柱子不直接承托檁條,而是柱子承梁,由梁或梁上的短柱承托檁條。這種結構多見于北方民居和南方的官式建筑,是中國古代木構架的主流。</p><p><br/></p><p>3.1.2穿斗式:柱子直接承托檁條,柱子之間用木枋子相連,以加強柱子的穩定性。枋子不承重,所以和“梁”完全不同,稱為“穿”。穿斗式屋架多見于南方民居。</p><p><br/></p><p>3.1.3井干式:將木頭兩端鑿出榫卯,四木平面交叉出頭組成井字方格,然后層層重疊,如“井上四交之干”,故稱井干。它是一種承重墻結構,不屬于木構架結構。文獻記載漢長安建章宮漢武帝所建的井干臺,“高五十丈,積木為樓”。這個高度可能有所夸張,但表明漢代已能用井干式建造頗大規模的井干樓。</p><p><br/></p><p>3.2漢代斗栱的多樣形式</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漢代建筑規劃設計布局及裝飾的風格特征" title="漢代建筑規劃設計布局及裝飾的風格特征"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907211563673185454416.jpg"/></p><p><br/></p><p>漢代斗栱資料十分豐富,從石闕、石祠、石墓、崖墓中可見到漢代斗栱實物,從畫像磚、畫像石、明器陶樓中可見到漢代斗栱的間接形象。大量資料表明,漢代斗栱的使用已相當廣泛,但形制尚未確定,正處于斗栱的積極探索期,形成多種多樣的斗栱形式。這些斗栱都是各自獨立的,沒有形成整體聯系。斗栱的形式有最簡單的柱上放置櫨斗和柱端插實拍栱的做法;有構成一斗二升、一斗二升加蜀柱和一斗三升的做法;有將栱做成曲線形的曲栱和交互曲栱的形式;有伸出挑梁,形成單栱出跳、重栱出跳的形式。斗栱既用以承托屋檐,也用以承托平坐。由此可見,漢代是確立斗栱在中國木構建筑體系重要地位的時期。</p><p><br/></p><p>3.3漢代屋頂的多樣形式</p><p><br/></p><p>屋頂形式在古代社會具有等級意義。中國建筑的傳統屋頂有五種常見形式。按其等級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是:“廡殿”、“歇山”、“攢尖”、“懸山”和“硬山”。除硬山外,其余四種漢代建筑均已具備。一般來說,廡殿頂又稱“四坡(阿)頂”、“五脊殿”,從史料記載看,廡殿的出現先于歇山,后來成為我國古代建筑中最高級的屋頂式樣,常用于宮殿的主要殿堂;歇山頂又稱為“九脊殿”,常用于宮殿中的次要殿堂、王府及廟宇中的大殿等;攢尖頂常用于園林建筑;懸山頂常見于官署建筑和廟宇中的配殿等處;懸山和硬山屋頂等級最低,多見于民居。</p><p><br/></p><p>3.4階基</p><p><br/></p><p>階基為中國建筑三大部分之一。從漢畫像石中可看出,兩漢建筑中的階基表面主要是在夯土臺外側包磚、包石,上壓階條石,下放土襯石,角上放角柱石,中間有間柱石。廳堂及闕下亦多有階基,用矮柱以承階面,柱與柱之間刻水平橫線,用來表示磚縫。直至唐五代,此法仍然通用。</p><p><br/></p><p>3.5柱子與柱礎</p><p><br/></p><p>漢代柱子的形狀有八角、圓柱、方形和長方形,此外還有瓜梭柱。由于實物都是仿木的石構件,柱高和柱徑之比都似乎與真正木柱有一定距離。石雕、石室中柱子比例多肥短粗壯,而畫像磚、石中比例則細長。柱身有直的和有顯著收分的兩種,其上置櫨斗。而從四川成都畫像磚中所見,用插在柱內的栱承托屋檐,使屋檐伸出到足夠的寬度。</p><p><br/></p><p>柱礎的形狀也多樣化,有凸起兩層的,有覆蓋斗式的。凸起兩層的,如武氏祠石刻及山東肥城孝堂山石室所見。而沂南漢墓的柱礎呈上圓下方的覆盆式,上</p><p><br/></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漢代建筑規劃設計布局及裝飾的風格特征" title="漢代建筑規劃設計布局及裝飾的風格特征"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986554.jpg"/></p><p>面刻滿花紋,柱礎約為柱徑的1.4倍至1.8倍。</p><p><br/></p><p>3.6門窗、平坐、欄桿</p><p><br/></p><p>漢代的門和窗成為裝飾部分而被加以藝術處理。門多為板門,屋門開在房屋一面或偏在一旁,一般都是雙扇,門扇上有獸首含環,稱為“鋪首”。窗子未見可開啟的窗扇,通常嵌直欞、臥欞,也有斜格、瑣紋等比較復雜的花紋。有的在窗外另加各自窗籠或在窗內懸掛帷幕。欄桿以臥欞居多,已出現在尋杖下用蜀柱和幾何形欄板的欄桿樣式。欄桿多設于平坐之上,而平坐之下,或用斗拱承托,或直接與腰檐承接。后世所通用的平坐,在漢代就已經形成。</p><p><br/></p><p>3.7屋面、檐口、脊飾</p><p><br/></p><p>文獻記載,漢代屋面已有“反宇”,但絕大多數的漢闕、明器、畫像所表示的屋面、檐口都是平直的,還沒有反宇的凹曲屋面和翹曲的屋角,只有個別的實例有檐口起翹和屋面凹曲的跡象:正脊和戧脊的盡端微微翹起,并用筒瓦與瓦當予以強調。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平直的屋面、檐口,都帶有微微凹曲的垂脊,并在垂脊端部有意地翹起,以削弱僵直的感覺,顯示出追求屋角起翹的意圖。這是漢代建筑與漢以后建筑在形象方面的一個重要差別。</p><p><br/></p><p>漢代屋頂形象重拙,多數屋脊裝飾樸實無華,有的正脊盡在端部微微翹起或凸起尖突,隆重者在正脊中部再添加飾物。受楚人崇火尊鳳尚赤的影響,漢代屋頂盛行以鳳和鳥為飾,高頤闕脊上巨鳥口銜組綬的雕飾。漢武帝聽信巫術厭火之言,逐漸改鳳鳥為鴟尾。</p><p><br/></p><p>3.8瓦當</p><p><br/></p><p>瓦當是我國古代建筑中特有的房屋上筒瓦出檐一端的圓形或半圓形裝飾物,既有實用功能,又起到裝飾效果。瓦當大多數為圓形,瓦當頭上多印有花紋圖案,板瓦大,瓦壟間距也大,這是漢代屋面瓦壟的特點,也是兩漢建筑的重要特征。兩漢也是瓦當裝飾藝術發展的全盛時期。瓦當圖案豐富多彩,云紋瓦當最為流行。為適合圓形的裝飾布局,設計者非常巧妙地把動物形象安排在瓦當上,動物造型既夸張變形,而又活潑傳神,龍的飛舞奔騰,剛健蒼雄;虎的活潑兇猛,強勁有力;朱雀起步展翅、勇捷豪邁;玄武的龜蛇交繞、靜中有動。這些被視為神靈的動物,都充滿著非凡而旺盛的生命力,藝術手法的簡潔樸素,形象的生動傳神與裝飾的要求達到了完美的統一。這些瓦當,在當時是整齊緊密地并列于高大建筑物的檐口,不難想象其裝飾效果是多么的絢麗、輝煌。</p><p><br/></p><p>3.9東漢重樓</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漢代建筑規劃設計布局及裝飾的風格特征" title="漢代建筑規劃設計布局及裝飾的風格特征"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4101738743785.jpg"/></p><p><br/></p><p>大約在西漢、東漢之交,開始通行重樓建筑,這是漢代建筑結構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見于東漢明器陶樓,重樓多為三、四層。其做法不一,有的在層間設腰檐;有的在腰檐上置平坐,平坐邊沿施勾欄;有的只置平坐而不施腰檐。這種</p><p>分層配置平坐、腰檐的做法,主要是為了保護各層的土;3.10漢代的磚墓結構;西漢時期,帝陵的地下部分基本采用土坑墓,它以黃腸;4.小結:;由于整個漢代處于封建社會上升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由此可見,兩漢時期的建筑,在布局、結構、形制及裝;分層配置平坐、腰檐的做法,主要是為了保護各層的土墻、木構,同時也起到遮陽和憑欄遠眺的作用。層層挑出的平坐、腰檐,給高聳的樓身體量以強烈的橫分割,并形成有節奏地挑出、收進,產生虛實明暗的對比,創造了中國式樓閣建筑的獨特風格。</p><p><br/></p><p>3.10漢代的磚墓結構</p><p><br/></p><p>西漢時期,帝陵的地下部分基本采用土坑墓,它以黃腸題湊為墓室,較少使用磚石。自東漢起,墓室開始普遍采用磚石結構,早期磚石墓為梁柱結構,稍晚則為磚石穹窿、栱券結構。漢代用于墓室的磚材形成空心條磚、楔形磚、企口磚、楔形企口磚等多種類型。地下墓室多為長方形,有斜向的墓道通向地面。墓室的地面、四壁及室頂大多使用長條形的空心磚或石料鋪砌。這些磚和石料寬0.6米—0.8米,厚約0.2米—0.3米,長約1.5米,它們一塊接著一塊搭砌在墓室的四壁和頂部,磚、石表面上多雕刻有各種紋樣,因此成為畫像磚和畫像石。這種由大型空心磚和石料構筑的墓室在制作工藝上比較費事,而且墓室的寬度也受到限制,于是逐漸改為用板材斜撐使墓頂成為寬度較大的折面,繼而發展成為弧形的發券頂。這時小塊的磚、石代替了大型的磚、石板材,墓壁上的裝飾也由雕刻而逐步發展成為彩繪。西漢晚期形成的小磚券墓是墓室結構的重大演進,在東漢時期仍久盛不衰。東漢前期和中后期,分別產生了穹窿頂小磚墓和疊澀頂小磚墓。疊澀結構利用栱殼矢高增大的條件,采用水平磚的層層出跳成頂。它在結構受力上不如穹窿頂,但在施工上較為方便而得以應用。</p><p>4.小結:</p><p><br/></p><p>由于整個漢代處于封建社會上升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建筑產生顯著進步,形成我國古代建筑史上又一個繁榮時期。它的突出表現就是木架建筑漸趨成熟,磚石建筑和拱券結構有了很大發展。作為中國古代木架建筑顯著特點之一的斗栱,在漢代已普遍使用,在東漢的畫像磚、明器和石闕上,都可以看到種種斗栱的形象。隨著木結構技術的進步,作為中國古代建筑特色之一的屋頂,形式也多樣起來,從明器、畫像磚等資料可知,當時以懸山頂和廡殿頂最為普遍。</p><p>由此可見,兩漢時期的建筑,在布局、結構、形制及裝飾上,都基本形成了中國建筑體系的獨特風格。兩漢建筑,首先是以空間規模廣闊的平面鋪開、相互連接和配合的群性建筑組合為特征,在平面布局上,建筑物之間注意有主有次,有對稱,又有均衡的整體安排,一般較為重要的建筑都設置在縱軸線上,次要的房屋則安排在它左右的橫軸線上,組成嚴肅、方正、井井有條的整體群性建筑布局,在嚴格對稱中有變化,在多樣變化中又統一。這種平面鋪開,由多種復雜的亭臺樓閣組成的群體建筑,不可能一目了然,必須從一個庭院走到另一個庭院,才能把握其縱身空間整體布局的感受。這構成了中國建筑的藝術特征。</p>Fri, 20 Sep 2024 17:33:41 +0800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環境的選擇依據http://www.ztwifi.cn/492.html<p>中國傳統建筑歷經數千年獨立未輟的發展,形成了內涵豐富、風格獨具、成就輝煌的體系;它不僅對朝鮮、越南、日本等國的傳統建筑形成了深刻的影響,17~18世紀以來,還促成了歐美園林藝術趨向注重自然美的自由式布局的轉折,以及生態景觀建筑學的萌生和發展。</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環境的選擇依據" title="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環境的選擇依據"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4080565301497.jpg"/></p><p>從世界建筑文化背景比較,中國傳統建筑最顯著、也一度被認為是最詭異的特點之一,就是各種建筑,包括都邑、村落、宮宅、園囿、寺觀、陵墓、道路、橋梁,以至礦山和水利工程等等,從<a href="http://www.ztwifi.cn" target="_self"><strong>古建筑設計</strong></a>選址、規劃、設計到營造,幾乎無不受到所謂風水的深刻影響。</p><p>通過近代以來、尤其是當代眾多學者的研究,已經清楚的是,對待這一環境觀,其實也正像觀照一只中國古代羅盤那樣,如果僅僅看到其外周以河圖、洛書、九宮、八卦、十二辰、二十四向、二十八宿等古代宇宙圖式的“編碼”,組成了令人眩迷的復雜圈層,由于時代隔閡難于為今人理解,甚至直斥為迷信,而看不到其核心即所謂“天池”中那枚小小的磁針,無視它就是一個曾變革了世界歷史進程的實實在在的科學之物,那么,這種觀照方法,也可說是盲目的,至少也是沒有看到事物的本質。就本質而言,風水在其悠久的歷史發展中,曾經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也通過理論思維,吸收融匯了古代科學、哲學和美學、倫理學、心理學以及宗教、民俗等方面的智慧,集中而典型地代表和反映了中國傳統建筑的價值取向、科學和藝術的真知,自有其歷史意義和合理內涵。實際上,在西方現代地理、地質、生態、景觀、建筑物理以至心理學等相關理論和方法傳入中國之前,風水曾在這些領域對中國傳統建筑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產生了普遍而深刻的影響,這既是不能回避的歷史事實,也是它被發掘于今天的學術發展之中的根本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不了解風水,就無以洞悉中國傳統建筑的奧秘。</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環境的選擇依據" title="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環境的選擇依據"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4103178873649.jpg"/></p><p>(一)整體系統原則</p><p>這個系統以人為中心,包括天地萬物:環境中的每一個戶系統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要素。而古代建筑選址的功能就是要宏觀地把握和協調各子系統之間的關系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環境的選擇依據" title="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環境的選擇依據"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6021981234465.jpg"/></p><p>(二)因地制宜原則</p><p>《周易·大琦卦》提出:“適形而止”中國地域遼闊,氣候差異很大.七質也不樣,建筑形式亦不同,西北于旱少雨,人們就采取穴居式窯洞居住二西南潮濕多 雨。蟲獸很多.人們就采取幾闌式竹樓居住。草原的牧民采用蒙占包為住宅,便于隨水草而遷徙,對現存許多古建筑都是因地制宜的楷模。</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環境的選擇依據" title="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環境的選擇依據"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907211563673185543863.jpg"/></p><p>(三)依山傍水原則</p><p>山休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萬物生機的源泉,沒有水,人就不能生存,所發現的原始部落。幾乎都在河邊臺地,這與當時的狩獵和捕撈、采摘經濟相適應。依山 的形勢有兩類,一類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環繞,凹中有框,南面敞開,房屋隱于萬樹叢中,依山另一種形式是屋包山,即成片的房屋覆蓋著山坡,從山腳一直到山 腰。</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環境的選擇依據" title="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環境的選擇依據"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4072537834541.jpg"/></p><p>(四)觀形、察勢原則</p><p>人之居處宜以大山河為主,其來脈氣最人,中國古代建筑選址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入大環境,考察。選址時把綿延的山脈稱為佗脈。龍脈源于西北的昆侖 山,向東南延伸出二條龍脈:北龍從陰山、賀長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龍由眠山人關中,至泰山人海:南龍,行云貴、湖南至福建、浙江人海:從大環境 觀察小環境,便可知道小環境受到的外界制約和影響,諸如水源、氣候、物產、地質等。</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環境的選擇依據" title="中國古建筑設計營造環境的選擇依據" src="http://www.ztwifi.cn/zb_users/plugin/ly_autoimage/img/2016021976629153.jpg"/></p>Fri, 20 Sep 2024 17:33:28 +0800